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妇女教育地位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概念,是指农村妇女在教育资源分配体系中相对于男性所处的位置与机会获取的平等程度,并围绕这种平等程度所反映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以及作为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被他人或其他群体的尊重程度。本文以受教育年限作为农村妇女教育地位的客观量度指标,以代际教育重视程度、自身教育的主观愿望和满意度、自我认可程度为主观衡量指标,利用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湖北省样本资料,分别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农村妇女教育地位现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地位与90年代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农村妇女教育地位与农村男性、城镇女性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农村妇女教育地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从社区、家庭和个人三个层面以主、客观两种视角分别对影响农村妇女群体教育地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农村妇女个体教育地位差异的原因,构建农村妇女个体教育地位的理论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妇女群体教育地位普遍偏低是山城乡、性别以及社会观念等因素引起的。城乡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城乡妇女教育地位总体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这种因素所导致的农村妇女教育的劣势地位在各个时期都会产生显著性差异。性别变量是引起农村男女两性教育地位分层差距的主要因素,农村妇女教育地位大大低于农村男性教育地位。 农村妇女个体教育地位差异的产生则是由个人年龄、社会性别观念、社会流动、教育程度的自我认可度与家庭中父母对学习重视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两方面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学习重视程度与母亲的教育程度对女儿教育地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父母对女儿学习越重视,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女儿教育地位就越高。在个体因素中,个体年龄对农村妇女教育地位具有负向显著性影响,年龄越大受教育年限越少,教育地位就越低;个体流动与农村妇女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关系,流动越远,受教育年限增加越多;社会性别观念对农村妇女教育地位呈负向影响,越持有传统性别观念,农村妇女教育地位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