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中有关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异军突起,硕果累累;然而回顾以往文献,除了阅读之外,对于其他语境下的词汇习得情况,尤其是视听语境下词汇习得的研究很少。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对视听语境中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进行探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否能够通过观看原版电影习得词汇?2.学习者的原有词汇量大小是否会影响新词汇习得?3.学习者的背景知识是否会影响词汇习得?4.不同的学习任务对视听中的词汇习得有怎样的影响?作者随机挑选了60名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参加本次实验。在被试观看两段英语原版电影之后,对其进行词汇测试。研究者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测试成绩,并运用McLaughlin的“信息加工理论”和Laufer & Hulstijn的“投入量假设”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阐释,得出如下结论:1.在有英语字幕帮助理解的情况下,学生能够习得影片中的部分目标词。2.学习者的原有词汇量大小和词汇提取速度共同影响视听语境中的词汇习得。原有词汇量大但是对听力词汇不敏感的学习者在观看影片后没有表现出很好的猜词能力。3.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对词汇习得有影响。当视听材料与学习者已储存的图式相吻合时,附带习得的成功率较大。但是,背景知识对高水平听力者的影响要小于对低水平听力者的影响。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我们认为:这是因为高水平的听力者有很强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能力,这种能力使他们在不熟悉的话题环境中仍能应付自如。而低水平的听力者,虽然在大意理解上能够凭猜测获得一些信息,但是其词汇测试中的表现大受影响。4.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词汇习得有显著的影响。Laufer & Hulstijn(2001)在加工层次理论的基础上,从认知和动机两个维度提出了“投入量假设”,认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促使学习者对词汇进行不同程度的认知加工。认知加工的程度用“投入量”来表示,由三个指数来衡量,即需要(need),搜索(search)和评估(evaluation)。三个指数相加构成一个任务的总指数。任务所促成的投入指数越高,词汇习得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词汇习得的可能性越小。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比了“目标词句子释义”与“自由复述大意”两种学习任务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发现“句子释义”任务效果更佳。用“投入量假设”来解释,是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前者的工作投入量高于后者,或者说,在句子释义任务中,包含了对目标词的必要的加工;而在复述大意任务中,学习者有意避开使用目标词,因此输出活动没有真正发生。本研究对于英语教学的贡献在于:它证明了多媒体语境学习的有效性。原版电影不仅能够提供全英语的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提高听说能力,还以其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信息和情景信息使词汇附带习得成为可能。对于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来说,不仅要精心挑选合适的视听材料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更要培养他们扎实的听力能力和广博的知识面,对语境和词汇进行有意义的推理;此外,要科学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有效加工,加深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