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约束编码的有遮挡人脸校准及识别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全面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的快速进步,使得人类充分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舒适方便。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关心信息时代下自身的信息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当前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人脸识别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过去许多关于人脸识别的研究是在受控环境下进行的。如何在环境、表情、角度等因素交错变化的实际场景下取得出色稳定的识别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迫切的需求下,本文从一些热点问题出发,展开一系列的工作,主要包括:针对不存在失配准问题的带遮挡人脸识别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人脸局部约束编码算法。在识别过程中,首先迭代估计人脸遮挡区域。每次迭代中,利用马尔科夫随机场对区域标记进行建模,并对非遮挡区域进行局部约束编码。经过多次迭代后,最后通过估计出的人脸非遮挡区域来完成识别。如此,既避免了求解运算复杂度很高的l1最优化问题,又避免了同样耗时的穷举搜索,在保证识别率较高的前提下,所提算法极大地减少了运行时间。并且,通过对目标函数的正则化做进一步简化,该算法能得到更大的加速。针对存在失配准问题的带遮挡人脸识别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重构误差的人脸局部约束编码算法。在校准及识别过程中,首先迭代估计校准参数、表示系数以及误差权重。在每次迭代中,利用当前校准参数校准图像,然后采用局部约束描述校准后图像的表示系数,并通过加权l2范数来约束重构误差。多次迭代后,通过最终的校准参数校准图像,并根据最终的误差权重完成对校准后图像的识别。所提算法充分利用了不同人脸之间的相关性,不仅在校准过程中更重视非遮挡像素点,而且还在分类识别过程中降低了遮挡像素点对于最后决策正确性的干扰。因此,即便同时存在遮挡干扰和人脸失配准问题,该算法也能有效地完成人脸校准及识别。本文在Extended Yale B、AR、CMU Multi-PIE、LFW等多个数据库上设计了多组仿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又称为Degos病,是一种罕见的不明原因的血管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Degos病的临床表现为许多直径0.5~1 cm的中心瓷白色丘疹。其发病机
通过对基坑施工引发的工程性地面沉降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地质结构条件,划分了上海地区典型基坑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基坑模型在不同围护结构变形模式和降水条件下
钱穆注重对新亚学子进行就业教育,认为做人是立业的基础;要求学生克服小我功利计算,成就自己的事业,为国家、民族以至于全人类的福祉奋斗。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希望在能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前提下,为各医院针对医护一体化模式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方法本
为了改善养殖场的生产环境,提高养殖场的空气监控能力以及监控效率,设计了一种全自动气体标本采集操作模式:通过利用Delta型的PLC与人机界面的配合操作,设定好采集方式后,即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门诊规律行HD的
以679名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自尊量表以及BDI抑郁问卷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以探讨自尊对完美主义和抑郁关系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自尊部分中介适应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A)在基底动脉开窗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含基底动脉全段)检查者(3 525例)的影像资料,观察
以牡丹江师范学院20名学生的各项成绩为实验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三个主成分,对代表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十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20名大学生的综合得分和排名.
依据中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的物联网产业统计口径,结合物联网产业链结构的特征,设计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