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体制对价格战的影响:我国民航业的案例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主要研究了中国民航业管制体制对行业价格战的影响.尽管民航业在许多国家对传统受政府控制行业的管制改革中成为放松管制的先驱,但中国民航业改革相对于其他基础性行业的改革(如电信)却是滞后的.政府主管部门维持价格管制和其他管制制度的最主要理由之一是避免民航业的过度竞争.但是管制体制带给民航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严厉的管制措施虽在短期内可避免过度价格竞争和价格战,但管制体制长期内给航空公司行为带来的扭曲却可能加大民航业过度价格竞争的倾向.在回顾相关文献和行业背景后,该文从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从理论和其它国家的经验看,价格管制会使航空公司陷入过度的质量竞争,造成产能过剩,加大了潜在的价格战的可能性.该文考察了中国民航业的运力情况,并利用对客座率模式的计量分析验证了中国民航业在价格管制下存在的质量竞争和产能过剩.其次,由于中国民航业的管制体制具有行政垄断性质,管制机构同时直接控制着直属航空公司的经营,直属航空公司的市场主体性和责任承担都不够充分,这加大了直属航空公司之间以及其与非直属航空公司之间恶性价格竞争的可能性.该文利用简单模型对这一情况作了说明,并介绍了有关的经验证据.最后,该文强调了中国民航业管制体制对缓和价格战的负面影响和推行放松价格管制时应考虑的对管制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讯和运输成本的不断降低,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得益于此,跨国公司逐渐将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分布到不同国家,从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在这一国际分工格局下,各个国家仅承担最终产品生产的某一个环节,并通过贸易与承担其他生产环节的国家相互承接,一个国家出口的产品会以投入品的形式出口到另一个国家,经过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口,这一过程直至最终产品被生产出来、到达目的市场时结束。
学位
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技术含量、低价格开拓国际市场。而多边贸易协定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弱小的经济实力也
1974年赫斯塔特银行倒闭引发的支付系统中断以及70年代以来外汇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对外汇清算风险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外汇清算风险是指在外汇交易中,其中一方已经支出了相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大发展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前进中经济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隐忧。九十年代以后的农民负担问题就是“三农”问题的焦点,也是我国税费改革的对象。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保护和解放农村生产力、启动农村市场、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大课题,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大举措,对于维护农村
混业经营是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方面,它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商业银行走向混业经营的必要条件,也构成了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混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