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审计已经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企业是否具有环境审计的内在驱动力,是否会进行自愿性环境审计将是我国推行环境审计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开展自愿性环境审计的驱动因素,构建自愿性环境审计驱动指数模型,从而对企业实施环境审计的自愿性程度进行评价,为我国开展企业环境审计提供政策建议和数据支持。文章在对环境审计和自愿性审计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审计的分类,提出自愿性环境审计的概念、主体和内容。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企业的需求可分为三个层次:安全需求、社会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三方面需求构成企业开展自愿性环境审计的驱动因素,进而将其分解为法律与政策因素、潜在的法律诉讼损失、利益相关者压力、环保形象、公司战略和寻求国际发展等六个主指标和十四个可计量的子指标体系,运用层析分析法构建自愿性环境审计的驱动指数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和MATLAB数据处理,发现在十四个指标中,企业规模、环保收益率、员工受教育程度相对重要性权重值较大,说明这三个子指标对企业自愿性环境审计的接受程度影响较大。进而以上交所9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计算自愿性环境审计驱动指数,得到指数集中的分布区间是0.5~0.8,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驱动因素指标的明细分析,发现,影响企业接受开展环境审计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四个,分别是环保形象、寻求国际发展、利益相关者压力以及法律与政策因素。而这四个驱动因素下属指标中,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跨国公司、环保成本节约率、环保收益率、员工受教育程度、环保教育培训投入率、环境税比重7个指标对企业开展自愿性环境审计的影响较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我国政府应在上市公司推行自愿性环境审计驱动指数评价体系,完善与环境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环保补助力度和环境行政处罚力度;社会组织和媒体应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企业应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员工环保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受教育水平,从而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自愿性环境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