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和泰语同属汉藏语系。在汉语和泰语中,两者都是“S+V+O”的语序,语序在这两种语言中都具有重要的语法作用;不同的是,汉语的修饰语通常在中心语之前,泰语的修饰语通常在中心语之后。多项状语作为修饰语之一,其本身的复杂特征以及汉、泰语多项状语对应关系的复杂性,共同造成了多项状语成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本文以汉、泰多项状语的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三大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时间状语+其他状语”这一多项状语类型为立足点,通过对收集来的语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来探讨泰国学生多项状语习得偏误情况及相关的教学策略。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论文选题的价值及意义,并对当前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多项状语”的情况进行了概述,提出了论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第二章,论文从定义、构成成分、位置以及排列顺序四个方面,从对比分析的角度,对汉、泰多项状语的异同进行了简要概述,总结出两者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同时从语义就近原则、辖域控制原则、时间顺序原则三个方面,对汉语多项状语语序共现的情况做出了一定的解释。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论文调查问卷的目的及对象,问卷设计及其内容,实施的时间、步骤、方法及过程。第四章,笔者对平时搜集到的相关材料,从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两个角度,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对应的调查问卷,得出学生在汉语“单项状语”、两项多项状语、三项多项状语、四项多项状语、五项多项状语的偏误数据情况,以及在哪些构成成分上难度较大。第五章,论文对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多项状语”过程中,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六章,论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做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从四大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第七章,概括总结论文的的结论和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经过对120名泰国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汉语和泰语的状语排列顺序大体相反。二、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多项状语的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习得顺序,这跟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联系,即学生的认知水平越高偏误率越低,反之亦然。三、泰国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及态度,对偏误率的高低有一定的影响。四、汉语多项状语本身极其复杂,多项状语各结构类型的学习难度不同,并且在各学习阶段,其学习难点也有所不同。五、在初级阶段,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较明显,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影响逐渐减小,并且母语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六、教师、教材、教案、教学方法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多项状语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