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的VOD系统模型研究及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i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传输设备的不断发展,视频点播(VOD)已经成为网络上越来越热门的网络应用。传统的视频点播服务采用的服务器/客户端(Client/Server)集中式网络模型,面临网络带宽及系统容量受限的问题。这导致服务器负担过重,支持客户数有限,节目播放效果差。对等网络(P2P)技术打破了传统C/S模式,在网络上每个节点都是对等的,既充当服务器提供上传,又充当客户端享受下载。P2P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网络带宽问题,并减少了服务器负担。P2P技术因其扩展性强,容错性高,健壮性等特点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步应用到视频点播领域。本文基于北京市科委“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推进”项目课题“IPv6流媒体分发应用支撑平台的开发”的项目成果中的视频点播系统,提出了基于概率论的视频点播的静态数学模型,并着重研究了流媒体服务器压力与节点缓存视频文件长度的定量的关系。本文在研究了现有P2P协议及P2P模拟器后提出了一个通用的P2P框架,并依此设计并实现了VOD模拟器。运用VOD模拟器对不同的VOD协议进行模拟,得到了VOD系统中的协议优化方向。模拟器采用了消息级模拟机制,使得模拟器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就可以运行。模拟器使用了离散事件驱动的思想,将整个视频点播过程分解为若干子过程,每个子过程都由特定事件触发。模拟器分为事件调度模块,网络拓扑模块,协议处理模块与输入输出模块。事件调度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完成各种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序与调度,并驱动整个系统运行。网络模块采用了由BRITE得到的GT-ITM网络拓扑,并考虑到了网络底层带宽与延时因素。协议处理模块完成了对VOD协议的模拟,包块overlay网络生成与协议交互信息描述,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指点协议参数与输出结果。在模拟器的支持下,本文对VOD系统进行了模拟,并对BT协议进行了分析。在激励机制的情况下设计3种unchoke算法,并与现行BT的unchoke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基于全景视觉的动态目标检测与跟踪,在安防监控、辅助驾驶、现场监测、车载巡检、飞行器制导及空间机器人等方面都有直接或潜在的应用前景,其相关检测与跟踪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存储孕育而生,弥补了单一存储设备在性能和功能上的不足。数据的复制和容灾是网络存储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三地数据容灾技术一方面通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开始在企业的管理运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级开发领域中,使用基于J2EE的三层架构将是绝大多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图像等多媒体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然而,传统的文本检索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多媒体信息的
最近几年,微博由于其便捷性与开放性,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力军。为了把握网络舆情动向,快速响应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如何从海量的微博文本流中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趋势话题也成为
由于互联网具有很高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数字媒体产品的传播和分享变得非常方便,同时这些产品也更容易遭到非法版权侵犯和恶意信息篡改等攻击。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当一部电影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部署在检测区域内的大量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其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分布式信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能够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的时代,专利技术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核心,专利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随着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用于专利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因此,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