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史·专科目录篇》中说到:“溯自汉初,韩信、张良即已次序兵法,删一百八十二家为三十五家,专科目录,莫之或先。《七略》不收散文,汉、魏渐有文集,故晋初荀勖、挚虞皆撰集《文章篇目》以补其阙。佛法传来,经无所附,其徒乃自撰经录以纲纪之。书画渐兴,宋齐遂有书画之录。他如史目起于李唐,金石源于赵宋,时代愈晚而专科目录愈多。其始多就现存之书专门深入;明清以来,则上穷往古,遍考存佚;及乎现代,更横越东西,分支百学。数量之富,实质之精,迥非一般藏书目录所能望其项背矣。”精炼概述了专科目录的发展简史,也提到了专科目录在近代目录学上的地位“数量之富,实质之精,迥非一般藏书目录所能望其项背”。清末民初(1862—1937)是专科目录发展史上的高峰期,数量和质量远超同期其它目录类型。当代学术界对专科目录作过一些研究,但缺乏点面结合的系统完整研究,对清末民初的专科目录则更少有人关注。本文充分利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馆藏清末民初期刊和专科目录著作原始资料,搜集到清末民初时期专科目录共334种。并吸收学术界多年来的目录学研究成果,结合古典文献学的学科特点,以传统学科目录为研究重点。由于资料过巨,全文完成需40~50万字,时间精力有限,本文仅选取传统学科专科目录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学目录、文学目录为研究中心,其它学科的专科目录研究暂从略。以经学目录、文学目录反映出专科目录近代化的历程,并对清末民初的专科目录发展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专科目录性质与历史。学术界对专科目录的定义各家略有出入。首先,本章在特定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各家定义,为专科目录定性,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从宏观上梳理专科目录的历史发展状况,为之进行学术分期,并总结清末以前专科目录的特点。最后,与历史特点相比较,在文献排查基础上总结出清末民初这一时段的专科目录特点。并且由于学科的学术分类具有时代特性,本文从现代学科学术系统分类标准出发,结合清末民初学科学术的特点,为本文拟定学科学术分类方式。第二章:经学专科目录。经学是本文研究的中心之一。首先,本章梳理了清代以前经学目录的源流。其次,清代是经学目录的鼎盛期,本章按性质论述了清代经学目录的三种类型:《经义考》续补系列、经解丛书目录系列、其它经学目录,论述其历史影响。第三,重点论述清末民初的经学目录。本文搜集到清末民初经学专科目录共12种,先将12种经学目录以出版年、作者、书/篇名、版本的著录顺序,按出版年先后列表。然后根据12种经学目录的性质分为《经义考》续补系列、专经目录、经解丛书目录、新式馆藏目录四种类型,根据重要性进行详略不等的个案研究,探讨其目录学特点与意义。最后,总结清末民初经学专科目录的整体特点。第三章:文学专科目录。文学专科目录是本文第二个研究中心。本章对文学目录的研究方式与方法,宏观上与经学目录研究相同。先厘清清末以前文学专科目录源流,再以清末民初文学专科目录为重点研究对象。本文搜集到清末民初文学专科目录共87种,按其性质与数量分为文学总目、文学各科目录、文学举要目录三种类型进行研究。先以出版年、作者、书/篇名、版本的著录顺序按出版年先后列表,然后根据重要性进行详略不等的个案研究,论述其目录学价值和学术史意义。其中戏曲、小说两种目录因有珠玉在前,本文仅从补前人不足出发,对重要目录从目录学角度进行研究,其它戏曲、小说目录从略。第四章:专科目录发展规律探析。本章首先通过对清末民初专科目录分学科进行数量图表分析,探讨专科目录与学科学术发展的关系。其次通过对清末民初专科目录按时间波段进行数量分析,探讨专科目录与时代、目录学的关系,总结出专科目录的发展规律与三大影响因子为时代社会文化环境、目录学整体走向、学科学术发展状况。最后将专科目录的发展规律代入三大影响因子的当代环境下,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总之,清末民初的专科目录是专科目录以自身发展规律达到的第一个高峰。本文论述的重点放在经学目录、文学目录的目录学特点与学科学术史意义,将专科目录个案放在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学科学术史背景中探讨该部专科目录产生与成功的原因,以及学科学术发展状况与社会文化背景与目录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出专科目录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