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运用凉血解毒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热毒炽盛型脓毒症的疗效,探索中医中药在危急重症中的作用,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支持。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3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60例。纳入标准:符合2016年国际脓毒症联席会议提出的Sepsis3.0诊断标准,证型符合2017年《中医药补充抗生素治疗脓毒症的专家共识》中热毒炽盛证证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同时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凉血解毒颗粒剂一日两次(水牛角30g 生石膏30g 金银花30g 连翘30g 知母20g 玄参30g生地30g 赤芍30g)。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观察7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天后7天后记录统计,进行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有效率比较、西医观察指标比较。统计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结果:1 一般资料比较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因符合脱落标准脱落8例,入组治疗组29例,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71.52±9.51岁,对照组29例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72.17±9.18。分别对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经检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的既往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经检验两组患者既往疾病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单项积分及总积分及西医指标差异,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有效率比较有效率方面,治疗3天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5.9%VS对照组48.2%,治疗3天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6.2%VS对照组82.8%。经χ2检验,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P>0.05)。说明中药及西医治疗均有效,且中医治疗见效快。3中医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方面,治疗组及对照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总积分治疗前与治疗3天后差值,治疗组为11.79±3.42,治疗组为9.17±4.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7天后差值,治疗组为15.52±5.24,对照组为12.83±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症状比较,发热、烦躁、面红目赤、神昏、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脘腹胀满评分及总积分,两组在治疗3天后、7天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烦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中医症状,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积分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显示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凉血解毒方合并西医基础治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4.西医指标比较治疗3天后及7天后PCT、CRP、WBC,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均好于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凉血解毒方比较西医基础治疗在炎症指标、Lac、T、P、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方面改善明显。结论凉血解毒方结合西医治疗热毒炽盛型脓毒症症状有效率方面明显好转,且见效快,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方面,凉血解毒方结合西医在治疗热毒炽盛型脓毒症改善明显。尤其是在解除患者烦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方面效果显著。在西医基础上联合凉血解毒方,对WBC、PCT、CRP、Lac指标改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