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原理及实践——基于天津碳交易市场的案例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ai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舞台上,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涉及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工具,在国内,可持续发展的既定战略加上受制于资源环境的经济发展,使得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故而需要构建碳金融体系,这样位居碳金融体系核心地位的碳交易市场亟需建立。基于前述现实的要求,中国需要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但是路径不多,呼声最大的是首先进行区域性试点。事实上,国内已经开始了七个区域性碳交易市场试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研究了碳交易市场的理论基础,即碳排放产生的经济外部性问题及其理论解决方案。其次介绍了碳交易市场的设计及其在国内外的现状。最后,本文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天津碳交易市场作为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的案例。通过对该市场的法律制度、MRV体系、覆盖范围、交易制度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市场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法律制度不完备、缺乏碳排放信息的统计标准。在分析其优缺点后,本文就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其他文献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资本约束强化的市场背景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正处在由传统的以利差收入为主体的盈利模式向中间业务收入与利差收入均衡发展的新型模式转变的过渡
学位
上海作为国内领先的国际化现代都市,致力于打造“卓越城市”这一国际化城市品牌.因此,立足全球,从国际公共关系的视角出发,上海市政府运用多种公关策略实现了城市品牌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