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市场矛盾和人民需求的激化,让出租车行业改革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应运而生的打车软件以“共享经济”的模式横空出现。2014年底,一款名为Uber的打车软件通过多种渠道,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它整合社会闲散汽车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后台技术科学配置,实现乘客和司机线上线下的链接,为用户提供低价、便捷、舒适的乘车体验,弥补了城市出行供给能力不足和服务水平不高的缺口。目前,国家法律政策对“共享经济”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2015年10月,上海市交委宣布,向国内某网络专车软件颁发了网络约租车平台平台资格经营许可,这标志着,曾经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打车软件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后也能找到合法经营的途径,“共享经济”模式的服务或产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更新、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待类似“共享经济”模式,我们应理性看待并正确引导。本文以有着“打车软件鼻祖”之称的Uber作为研究对象,针对Uber公司在中国的营销策略,基于用户体验视角,对Uber的运营模式和营销策略进行分析,总结了Uber公司在营销策略方面取得的成功的原因。本文采用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运用4p理论分析,从市场定位、运营模式、营销策略等方面对Uber进行论述。综合分析Uber迅速发展的原因和优劣势,结合出租车行业状况,介绍“共享经济”模式的营销策略特点及发展趋势,在国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互联网+”和“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新型服务对传统服务行业和垄断服务行业的影响和变革。分析总结以“共享经济”为核心的Uber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对类似“共享经济”的服务或产品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