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近15年来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目前已经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1998年开始,亚洲的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四国先后开始正式实行或宣布即将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虽然目前国内外涌现了大量从理论角度和实践角度研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文献,但是至今尚未出现对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亚洲实践情况的研究。为什么这四个在1997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打击的国家会在危机后不约而同地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它们实施这一制度的条件如何?这四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制度建设都有何特点?其实施效果怎样?本文试图利用手中十分有限的资料,遵循着寻找亚洲四国通货膨胀目标制形成原因、分析亚洲四国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初始条件、比较亚洲四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制度设计这一思路,运用制度比较、定量研究等研究方法,来对以上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做出初步的解答。另外,在分析了亚洲已有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之后,本文又进一步外推了讨论的范围,对中国在目前以及未来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也在于以上所提的两个方面,即首次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下讨论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亚洲的实施情况,以及对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可行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亚洲四国在金融危机后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其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有着内在必然性。在不得不选择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的前提下,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可供四国选择的货币政策框架中最为合适的一种。(2)亚洲四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初始条件并不理想,但是通过货币当局的精心设计和灵活执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亚洲四国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功。(3)虽然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经济政策的变化,通货膨胀目标制不失为中国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一个可行的选择。但中国在实施这一制度之前,必须先要加强货币政策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