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充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的新型储能装置,受到了广泛关注,其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超级电容器根据储能机制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碳材料常被用作双电层电容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作为赝电容电极材料。为提高超级电容器性能,复合材料常被用作超级电容器材料。由于沸石咪唑框架(ZI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多样等优点常被用作碳材料或金属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充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的新型储能装置,受到了广泛关注,其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超级电容器根据储能机制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碳材料常被用作双电层电容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作为赝电容电极材料。为提高超级电容器性能,复合材料常被用作超级电容器材料。由于沸石咪唑框架(ZI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多样等优点常被用作碳材料或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或纳米材料的载体。本课题在镍泡沫上原位合成ZIFs用作前驱体及模板,合成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纳米材料,充分利用纳米材料的协同效应,获得电化学性能优异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体工作如下:(1)聚多巴胺帮助ZIF-8原位定向合成在镍泡沫上,ZIF-8在氮气流下500°C热解得ZIF-8-Zn O,用水热法将Mn O2纳米花修饰在ZIF-8-Zn O的杂化材料上,所制备的无粘合剂电极(NF/ZIF-8-Zn O/Mn O2)用在超级电容器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2 A g-1下的比电容为2005 F g-1和循环4000次后电容保持90.74%。此外,NF/ZIF-8-Zn O/Mn O2//活性炭(AC)不对称对称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70.57 Wh kg-1,功率密度为112.45 k W kg-1。这些结果表明,由于ZIF-8,Zn O和Mn O2的协同作用,NF/ZIF-8-Zn O/Mn O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超级电容器材料。(2)用硫代乙酰胺通过水热法硫化生长在镍泡沫上的ZIF-67,通过水热法将Mn O2纳米花修饰在NF/Co S,制备了由薄纳米片修饰的NF/Co S/Mn O2复合材料,呈现出独特的三维的立体花状形貌,与单独的硫化钴(NF/Co S)相比,具有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更大以及结构更加稳定的特点。能量密度可达35.8 Wh kg-1,当功率密度达8014 W kg-1时,能量密度仍有11.13 Wh kg-1。当10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次后,比电容保持率为80.95%。(3)以ZIF为前驱体,电沉积制备自支撑NF/Ni Co-LDH电极并进行优化,最佳电沉积时间(50 s)及镍钴比(3:2)。在通过水热进行硫掺杂制备NF/Ni Co-SOH。由于Ni,Co的协同效应且材料导电性的提高,NF/Ni Co-SOH比电容最大为830.20 F g-1,在5 A g-1下循环8000次后保留89%的电容。这种镍泡沫上的珊瑚状镍钴羟基硫化物纳米片阵列(Ni Co-SOH),有望成为超级电容器的无粘合剂正极。
其他文献
以氧化镓(Ga2O3)和氮化铝(AlN)为代表的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未来超高功率电子元器件和光电子器件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制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Ga2O3和AlN材料成为人们居高不下的研究热点。稀土离子本身具有优良的光、电及磁学特性,通过将其掺入半导体材料,能充分集结并发挥两者在单一衬底上的光电优势。但就目前而言,稀土离子掺杂Ga2O3和AlN的研究仍然不够透彻,存在着稀土离子
氢气不仅在化工、半导体、冶金、民用燃气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而且洁净可再生的属性使其在新能源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氢气同时也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在氢气的生产、运输、存储、应用等诸多环节都需要对氢气的泄露进行快速、精准的监控。金属氧化物型氢气传感器虽能满足传统用氢场景需求,但是距离氢能源汽车对氢气传感器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WO3是一种极为特殊的n型半导体氢敏材料,遇到氢气后其电阻率和透过
微纳米材料是微纳米电子机械系统(MEMS/NEMS)的基本构成元件,其制备工艺及性质倍受关注。在众多微纳米结构中,微纳米螺旋材料作为三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引起了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本论文主要探讨微纳米螺旋结构在轴向负载力作用下的机械性质,以及在负载电压作用下的机电性质。首先,微纳米螺旋在轴向高负载作用下几何可以被拉伸成直线,当撤去负载时,螺旋恢复原形,微纳米螺旋这种性质
层状超材料红外发射器具有发射波长可调、辐射传热效率高等优势,在室内和开放空间取暖、红外监控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是当前节能和光电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研究均集中在层状超材料结构对其发射或吸收特性的影响,对集成加热部件的一体式发射器件少有报道,更遑论对其电光转换效率、稳定性等应用性能的研究。本论文根据集成电热薄膜的层状超材料红外发射器的研究需要,基于真空技术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兼具高精度光电测试和环境控制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理念,历经四十载的实践与研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双减政策”的落地,该理念对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指导意义.文章以“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为例,具体从“三学”的角度来阐述学材再建构,自然切入主题;学程重生成,巧妙揭示新知;学法三结合,建构巩固新知;课堂总提炼,提升思维能力.
自旋轨道耦合效应(SOC),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由体反演不对称诱导的Dresselhaus效应和由结构反演不对称诱导的Rashba效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Rashba效应和Dresselhaus效应在二维电子气、半导体、异质结构、金属表面等多种体系中被观察到。本论文我们主要关注薄膜材料中的Rashba效应,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及器件小型化的需求,寻找低维或二维具有较强Rashba效应的材料成为了自旋
随着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高效的教学方法被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即是其中之一.新课标倡导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让这一切成为可能.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积极针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提升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MX2(M=Mo/W,X=S/Se/Te)不具备本征铁磁性,掺入一定浓度的过渡金属元素有可能使其获得铁磁性。目前二维磁性材料理论大多不能精确计算磁性原子非第一近邻相互作用,因而有时不能准确给出体系的磁结构。本文采用基于广义布洛赫条件的自旋螺旋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Mn原子掺杂对MoX2(X=S/Se/Te)体系电子结构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磁性。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包含全价带、足够多导带,
生物小分子是碳基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和抵抗疾病侵袭具有重要作用。快速精确分析检测生物小分子如多巴胺(Dopamine,DA)、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等,对人类的健康监控和医学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生物小分子的检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当前的研究重点及热点集中在分析传感材料的研发。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石墨炔(Graphdiyne,GD
初中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科的学习,通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落实新课改生本教学理念,采取“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充分理解“自学·议论·引导”的内涵,认识到“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注重分析学情,注重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