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甘肃烟区烟叶适宜成熟指标与烘烤精准工艺,本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秦烟96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成熟度鲜烟叶SPAD值(叶绿素仪测定值),烘烤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烟叶化学成分,对不同成熟度烤后烟进行质量评价,烤后烟质量最佳的成熟度的外观特征与对应的SPAD值结合作为甘肃烟区适宜成熟指标。在当地常规烘烤工艺的基础上设置了变黄阶段不同变黄程度和密集烘烤不同湿球温度两个试验,通过比较两试验烤后烟质量,得出最佳试验处理,进而优化出甘肃烟区密集烘烤精准工艺。为当地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烟叶适宜成熟指标研究不同成熟度鲜烟叶SPAD值不同,鲜烟叶SPAD值随着成熟度的提高逐渐降低,烟叶成熟度与SPAD值成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变化速度不同;在烘烤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不同成熟度处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温度点不同,成熟低的烟叶在38℃末达到最高,成熟较高的烟叶在47℃末达到最高;不同成熟度烟叶淀粉含量均表现为由高到低的下降趋势,在烘烤开始至42℃末淀粉含量下降较快,之后缓慢下降;不同成熟度烟叶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在烘烤开始至38℃末下降较快,之后变化幅度不大。不同成熟度烟叶对烤后烟质量有一定影响,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烤后烟叶质量由低到高,得出甘肃烟区三个部位均以成熟度最高处理为烟叶采收适宜成熟度,即下部叶叶面70-80%黄绿色,主脉变白1/2左右,SPAD值8.6~11.4;中部叶叶面80-90%黄绿色,主脉变白2/3左右,SPAD值17.9~18.6;上部叶叶面90-100%黄绿色,主脉基本变白,SPAD值13.2~20.3。(2)密集烘烤精准工艺研究变黄阶段不同变黄程度试验以处理38℃5-6成黄,40℃7-8成黄,42℃9-10成黄烤后烟质量最佳,下中上三个部位烤后烟上中等烟比例最高,分别为83.04%、94.98%、78.92%,与对照相比,分别高出4.82个百分点、16.07个百分点和3.06个百分点;下中上三个部位烤后烟评吸总分均最高,分别为74.10分、72.90分和73.20分,明显好于其他处理。密集烘烤不同湿球温度试验以高低高湿(即变片湿球38℃,凋萎湿球36℃,变筋湿球35℃,干片湿球39℃,干筋湿球42℃)处理下中上三个部位烤后烟均价最高,分别为19.70元/kg、23.67元/kg和17.78元/kg,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下中上三部位烤后烟评吸质量最高,评吸总分分别为74.90分、74.40分和73.40分,比对照分别提高1.00分、1.00分和1.30分。从而优化出甘肃烟区烟叶密集烘烤精准工艺为,变黄阶段采用三阶梯升温变黄,干球38℃、湿球36-37℃,对应烟叶变化5-6成黄,干球40℃、湿球38℃,对应烟叶变化7-8成黄片软,干球42℃、湿球36℃,对应烟叶变化9-10成黄;定色阶段采用两阶梯升温定色,变筋干球45℃-47℃、湿球35℃,对应烟叶黄片黄筋,干片1/3,干球52-54℃、湿球39℃,对应烟叶干片;干筋阶段采用快升温,干球65℃-68℃、湿球42℃,稳温至烟筋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