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旱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产量以及旱灾造成的减产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旱灾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人们的防灾减灾行为进行了研究。从行政村和农户的角度研究农业旱灾,进行旱灾脆弱性评价与风险制图研究,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于旱灾灾害预警、减轻旱灾风险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内蒙古兴和县为典型的研究区。以野外调查和访谈以及政府调研的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运用灾害系统与灾害风险科学的相关理论,以及灾害学、地理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从行政村综合指标和农户综合指标两个方面,评价了行政村旱灾脆弱性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降水量数据和作物产量调查数据进行了农业旱灾风险的综合评价,并从空间、时间和社会三个维度,总结凝练了兴和县农业旱灾适应模式。主要内容包括:
⑴构建了农业旱灾研究野外调查的信息系统理论和方法体系。该理论包括:①野外调查的阶段论:前期注重野外调查问卷的设计,中期注重调查对象与调查地点和路线,以及数据采集过程,后期主要数据的分析与处理。②野外调查的信息系统论:从信息源选择、信息获取路径和信息处理的角度,从调查对象、调查地点、调查问卷、调查路线、野外观察、数据误差与修正、数据库建立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野外调查的理论与实践。③野外调查的问卷设计的对象论:针对县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乡政府、行政村村委会和农户等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和问题。④野外调查的地点与路线设计的分层论:选择办公室、家中、田间地头、公共空间等不同的调查地点,在进行野外调查路线设计时要认真权衡距离、时间、路况、被调查者活动规律、季节等因素,合理设计调查路线。同时要在调查过程中做好不同层面的野外观察。最后,对数据进行修正和整理,从而建立野外调查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库。
⑵形成了兴和县行政村尺度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的指标和模型体系。选取行政村作为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评价的面状基本单元,基于行政村村干部调查数据,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常驻率、灌溉水平、生活用水设施状态、旱灾对生活用水影响程度、生活用水平均井深、人均大牲畜数量、人均羊数量等8个指标,分成农业生产系统、农户生活系统、畜牧业生产系统三大系统,分别对兴和县的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差异、数量结构和成因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三大系统进行了综合叠加分析,深入研究了三大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地形和地貌、地下水埋藏深度等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和人为因素等对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的影响较大。
⑶构建了农户旱灾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了兴和县农户旱灾脆弱性。构建了农户旱灾脆弱性的结构体系,运用200户面对面的农户访谈资料,选取在家务农人口、季节性打工人口、常年外地工作人口,外地上学人口,本地上学人口、老人儿章作为农户家庭结构脆弱性的指标;选取水浇地比重、耐旱作物(谷黍)播种面积、高产作物(马铃薯)播种面积,经济作物(胡麻)播种面积、作为农户耕地结构脆弱性指标;选取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打工收入、政策性收入、日常生活支出、农业投入、供子女上学支出作为农户收支结构脆弱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200户农户的农业旱灾农户家庭结构脆弱性、耕作结构脆弱性、收支结构脆弱性和农户综合旱灾脆弱性分别进行了评价,农户人口结构、农户耕作结构、农户收支结构共同决定了农户的旱灾脆弱性。
⑷对兴和县农业旱灾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制图。选取行政村和农户作为农业旱灾风险评价的基本单元,通过野外调查获得的实际产量和理想产量计算减产率,根据兴和县作物结构特征,甄选谷黍、莜麦、马铃薯和胡麻和四种兴和县主要作物作为评价对象,按照较轻、中等、较重和极重四种致灾强度下的不同作物的旱灾风险进行了分别评价,并绘制了旱灾风险图。并根据1961年-2010年的降水量,绘制了近50年旱灾致灾强超越概率曲线,对四种作物旱灾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第四章的农户旱灾脆弱性评价结果结合,评价了农户旱灾风险。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村落风险等级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分布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致灾强度的增加,高风险等级村落数量逐渐增加,旱灾风险逐渐增大。不同作物由于其作物特性和种植特点不同分布规律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区域是四种作物共同的高风险区和低风险区,谷黍和马铃薯是相对耐旱的低风险作物,莜麦和胡麻是风险较高的作物。
⑸从时间、空间和社会三个维度,凝练出农业旱灾三大适应模式。即“因地制宜”的农业旱灾空间适应模式,“减轻风险”的农业旱灾时间适应模式和“风险共担”的农业旱灾社会适应模式。本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行政村与农户旱灾脆弱性评价与风险制图研究提供参考,丰富和发展旱灾系统理论,而且,可以为兴和县旱作农业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