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巨噬细胞亚群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iaot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对照组及不同危险分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巨噬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骨髓Ⅰ型巨噬细胞和Ⅱ型巨噬细胞比值,及Ⅰ型和Ⅱ型巨噬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并且通过体外培养刺激Ⅰ型巨噬细胞,并检测IL-1β及TNF-αm RNA表达,比较正常对照组及实验组的不同,探究巨噬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背景: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髓系克隆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点为全血细胞减少和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普遍的发病高龄化(平均发病年龄在70-75岁)使得对MDS患者的管理更为复杂,与此同时还有伴随的非血液系统的并发症,以及老年患者对于某些高强度治疗的耐受力较差。除此之外,对于进展为AML的患者,其标准治疗的疗效要低于初治AML患者。虽然近年来对MDS来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来那度胺、地西他滨、阿扎胞苷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但是MDS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贫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微环境的改变和免疫下调导致了这种分化异常。近年来,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肿瘤微环境主要由细胞、信号分子、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等组成。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单独的肿瘤细胞不会致病,而是通过“招募”正常的细胞,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从而抑制机体免疫细胞的杀伤功能等机制,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的微环境,以此来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也是造血微环境的成分细胞,影响造血干细胞的迁移与定居。而在MDS中也发现有异常的单核细胞积累的现象,影响细胞的迁移。因此MDS骨髓巨噬细胞的异常,可能对MDS的致病起到一定的作用。巨噬细胞在极化为M2后,可通过多种途径对抗肿瘤免疫产生抑制。研究认为TAMs为M2巨噬细胞。另一方面,研究发现TAMs能够抑制NK细胞及CTL细胞的杀伤功能。TAMs表达HLA-C、HLA-E和HLA-G等膜结合分子能够抑制NK细胞的激活。巨噬细胞同样表达PD-1及CTAL-4的配体。PD-1及CTAL-4通常在活化的免疫效应细胞(如B细胞、T细胞及NK细胞)高表达,激活后抑制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从而抑制机体的免疫。材料与方法:首先,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38名MDS患者(LR-MDS患者15名,HR-MDS患者23名)和21名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骨髓中以CD14标记的骨髓单核细胞比例及CD14的平均荧强度(MFI),进而以CD14+、CD68+标记巨噬细胞,检测巨噬细胞占骨髓单核细胞及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比例;以CD64、CD40标记Ⅰ型巨噬细胞(M1),CD206、CD163标记为Ⅱ型巨噬细胞(M2),比较MDS组与正常对照组M1/M2的不同,以及巨噬细胞表面CD64、CD40、CD206、CD163表达的不同。然后,通过体外培养刺激MDS及正常对照组M1巨噬细胞,提取两组M1巨噬细胞的m RNA,比较两组巨噬细胞IL-1β及TNF-αm RNA表达的不同。结果:1、MDS组及正常对照组骨髓单核细胞差异1.1骨髓单核细胞比例正常对照组骨髓单核细胞比例为(2.11±0.93)%,MDS-低危组骨髓单核细胞比例为(1.96±1.53)%,MDS-高危组骨髓单核细胞比例为(3.66±3.38)%。正常对照组与低危组相比骨髓单核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高危组相比骨髓单核细胞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较低危组相比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CD14平均荧光强度正常对照组骨髓单核细胞CD14平均荧光强度为639.05±359.78,MDS-低危组骨髓单核细胞CD14平均荧光强度为501.43±374.44,MDS-高危组骨髓单核细胞CD14平均荧光强度为458.26±306.72。正常对照组与低危组相比骨髓单核细胞CD14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高危组相比骨髓单核细胞CD14平均荧光强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较低危组相比骨髓单核细胞CD14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MDS组及正常对照组骨髓巨噬细胞细胞差异2.1骨髓M1、M2巨噬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正常对照组M1巨噬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为(6.41±7.09)%,MDS-低危组M1巨噬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为(8.08±10.31)%,MDS-高危组M2巨噬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为(7.80±9.41)%,三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M2巨噬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为(1.82±2.47)%,MDS-低危组M2巨噬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为(3.18±3.79)%,MDS-高危组M2巨噬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为(3.93±3.81)%,MDS-高危组较正常对照组相比M2巨噬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骨髓M1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比值正常对照组骨髓M1/M2为3.50±3.22,MDS-低危组骨髓M1/M2为1.68±0.78,MDS-高危组骨髓M1/M2为1.80±0.88,正常组骨髓M1/M2与MDS-低危组及MDS-高危组骨髓M1/M2相比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低危组与MDS-高危组骨髓M1/M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其他MDS组骨髓巨噬细胞表面CD64、CD40、CD206、CD163表达与正常对照组骨髓巨噬细胞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MDS组及正常对照组M1巨噬细胞IL-1β及TNF-αmRNA表达差异3.1 MDS组及正常对照组M1巨噬细胞IL-1βmRNA表达正常对照组IL-1βmRNA表达为2.07±1.66,MDS-低危组为0.5±0.6,MDS高危组为0.98±0.72,正常对照组与MDS-低危组及MDS-高危组相比IL-1βm RNA表达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低危组与MDS-高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 MDS组及正常对照组M1巨噬细胞TNF-αm RNA表达正常对照组TNF-αmRNA表达为1.20±0.75,MDS组TNF-αmRNA表达为0.55±0.62,正常对照组与MDS组相比IL-1βm RNA表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DS患者BM中存在异常单核细胞的蓄积,可能与疾病的进展有关;(2)MDS患者与正常的对照组相比,M2巨噬细胞占单核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随着疾病的进展,MDS患者骨髓M2占单核细胞比例进一步升高;(3)MDS患者骨髓M1/M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提示MDS患者存在巨噬细胞极化的异常;(4)MDS患者骨髓巨噬细胞极化的异常,可能与MDS疾病的发生与进展有关,但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Bcl-2/腺病毒E1B19kDa相关蛋白3(BNIP3)作为一种线粒体促凋亡蛋白,在不同肿瘤及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表达和功能不尽相同,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BNIP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
一醒开眼,原来已离了京城的烟波。一趟回乡的汽笛,一个背负行囊的我,故土有那样的灵犀与我相契,但此刻澎湃我心的却是其它。  世界在窗外向后奔驰,我在困意中失眠。回忆停伫,领我走回迢迢千山万水……  梦萦  层层叠叠的山峦,黝黑、厚重,被迫辍学的那一年,我忘了有多少次气喘吁吁跑上那离家最远的小山岗,我不敢贸然倾吐,但心中氤氲的不甘让我清醒。“为什么不让我读书!我想读书!!”青山依旧沉默,只有斜阳缓缓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