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负载词的教学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语言学家布朗先生曾经说过,语言,作为传承同一文化民族的交际工具,是对文化本身、文化表现形式、人们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最可见的和最有效的说明和呈现(Brown, 1994:170)。而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的翻译法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常常片面地重视语言知识,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往往把英语套用在母语的文化中,造成了语言知识运用的不得体,妨碍了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地球村的出现,国与国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因素在中学教学中正日益得到重视,文化信息的传播应该与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密不可分且同步进行已成为人们普遍的认识。在课堂上,学生不但要很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该加强培养符合该民族文化特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001年的《课程标准》则明确提出了文化意识,提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并对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应达到的文化意识的目标做了描述。除此以外,《课程标准》还提出了文化理解的问题,希望通过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能客观地看待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整个语言系统的支柱,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同时也最广泛地反映出文化差异。英语中除一部分核心词汇外,许多词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所谓的文化负载词,同是一个词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头脑中反映出的意象和联想却可以不同。如pumpkin(南瓜)使美国人联想到感恩节、万圣节;而中国人却没有这样的联想。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既应该包括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又应该包括语言文化知识教学。近几年来,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对此进行了研讨和论述并写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但由于升学考试的反拨作用和学校衡量教学成绩所依据的条件等的影响,在教学中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授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试图从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入手对词语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怎样把实施语
其他文献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作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研究法,选择2015年后以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对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
玉米是山东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一般在286.7万hm^2以上,约占全国的10%。2010年秋季,山东省玉米机收共上阵各类农机具328万台(套),完成机收面积246.7万hm^2,机收率达71.5%,较上年提
语言和文化内在的密切联系,决定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作为文学文本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
分析了影响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益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