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在食品、药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由于黄酮类化合物易受光照、氧气等外部条件影响而加速分解,加之其溶解度较低、不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本试验以甜荞麦皮粉中提取出的黄酮类化合物为原料,研究了制备黄酮类化合物微胶囊产品的不同方法并优化工艺条件,对最佳包埋方法制备出的产品进行性质检测,并初探了其他包装形式的产品稳定性加以比对说明。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研究采用β-环糊精饱和包埋法、复凝聚法、喷雾干燥法以及锐孔法四种方法制备黄酮类化合物微胶囊。β-环糊精饱和包埋法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芯壁比1:9,包埋温度为40℃,包埋时间为2h;复凝聚法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为1.5%,明胶和CMC的壁材比为8:1,芯壁比为1:5,pH为4.6,搅拌温度为40℃;喷雾干燥法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选取β-环糊精+黄原胶+麦芽糊精为最佳壁材组合,芯壁比为1:7,进料浓度为16%,进风温度为170℃;锐孔法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1.4%,芯壁比为3:2,CaCl2浓度为1.4%,单甘酯/芯材为0.2g/g。2)通过对不同方法下制得的微胶囊产品的包埋效率比较得出:喷雾干燥法和锐孔法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较高的包埋效率,分别可达88.51%和92.59%。3)对喷雾干燥法和锐孔法制备的微胶囊产品进行性质检测。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产品含水量率为3.99%,而锐孔法制备的产品含水率为27.72%;喷雾干燥法制备的产品包埋效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8.51%和8.18%,而锐孔法制备的产品包埋效率和载药量较高,分别达到92.59%和16.06%;喷雾干燥法制备的产品结构较为圆整、光滑,粒径范围在3-20μm;锐孔法制备的产品表面结构较粗糙,凹凸不平,粒径较大,范围在350-800μm。4)对喷雾干燥法和锐孔法制备的微胶囊产品的溶解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在水中以及不同乙醇含量的溶剂中的溶解性均良好,且大大增加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而锐孔法制备的微胶囊在乙醇含量较高的溶剂中可缓慢释放,但在水中和乙醇含量较低的溶剂中,不易破裂、解包,芯材释放量较少。5)对喷雾干燥法和锐孔法制备的微胶囊产品进行模拟胃肠液的释放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在模拟胃肠液中溶解迅速,若制备成药剂不能起到缓释释放、持续给药的作用;相反,锐孔法制备的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对芯材起到保护作用,在模拟肠液中又起到缓释释放的作用,为黄酮类化合物药剂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6)对喷雾干燥法和锐孔法制备的微胶囊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稳定性比锐孔法制备的低,但对芯材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初步研究了简易的黄酮类化合物片剂和硬胶囊的稳定性,结果发现,与微胶囊相比,片剂和硬胶囊的保留率较低,且产品在贮藏过程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形变化较明显,总体效果不如微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