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居伊·德波创立了“消费的景观社会”理论体系。该理论分析了自1940年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消费社会的崛起与消费“异化”和“景观”原则。此后,马克思主义思想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在“景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体奇观”这样概念。在道格拉斯·凯尔纳之后,许多学者对“媒体奇观”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内容丰富多彩。站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媒体奇观”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军情直播间》是深圳卫视开办的一档军事栏目。栏目借助CG技术与3D技术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过虚拟技术对军事场景再现,将军事隐情以动画形式呈现给观众,给观众营造了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创造出独特的“媒体奇观”,对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神秘感。虚拟数字化技术在《军情直播间》中的运用为节目“媒体奇观”的艺术呈现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视觉文化时代,成熟的数字化虚拟技术己经成为营造“奇观”的一支利剑。本文从消费文化、视觉奇观理论出发,以深圳《军情直播间》为案例,对电视军事节目的奇观呈现与消费异化进行了分析,并对电视军事节目视觉奇观现象作了探讨。首先,本文以数字化技术、电影美学与媒体奇观为理论依据,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电视新闻、电视广告的“奇观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电视节目的奇观化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语境。其次,对深圳《军情直播间》的发展演变、视觉奇观的技术构建、视觉奇观的消费文化本质进行了分析。重点描述了CG技术与3D技术对拟象、场景和文本等媒体奇观的生成机制。分析了《军情直播间》奇观消费文化的特征。最后,从视觉奇观建构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大众文化与审美需求、技术美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军情直播间》奇观消费异化的原因,对电视军事节目视觉奇观的“拟像世界”、受众身份认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本文从视觉奇观视域分析电视军事节目的奇观化现状,并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电视军事节目奇观化呈现的生成机制,对于创新电视军事节目制作至关重要。同时,本文从视觉文化领域丰富了电视节目研究、技术美学研究。电视呈现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现实价值本身,是在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