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互联网以及衍生品的风靡,政务新媒体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政务新媒体是党政机关利用互联网,以及与互联网有关的衍生品,联系群众,发布信息,提高回应性的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政务新媒体的发展也一日千里,但是呈现参差不齐的局面。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首次将政务新媒体纳入量化考核。政府如何建设更符合公众需要的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衡量政务新媒体成功的标准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以及衍生品的风靡,政务新媒体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政务新媒体是党政机关利用互联网,以及与互联网有关的衍生品,联系群众,发布信息,提高回应性的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政务新媒体的发展也一日千里,但是呈现参差不齐的局面。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首次将政务新媒体纳入量化考核。政府如何建设更符合公众需要的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衡量政务新媒体成功的标准是公众的使用率。本文正是从这个中心出发,基于UTAUT模型,对于从未使用过政务新媒体的群体,构建出他们对于政务新媒体的使用意愿模型;基于ECM-ISC模型,对于已经使用政务新媒体,但是次数很少的群体,构建出他们对于政务新媒体的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在问卷的设计中,也特意设置了经常使用政务新媒体这一选项,目的是由此观测政务新媒体在生活中被经常使用的比率,结果令人诧异,六百多份问卷,仅有8份是经常使用,这不禁让人深思。通过问卷的调查,分析数据,验证模型。UTAUT原模型中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性别、学历、职业,以及新增变量中的网络信任都呈现了对使用意愿不显著的结果,这让人颇感意外,但是通过对这一群体的典型性访谈,完全可以得到解释。而新增变量中的政府信任、政治兴趣的假设也都得到了证实。而对于持续使用意愿模型的检验,发现完全吻合,新增变量信任这一变量也呈现了显著性,研究假设均得到了支持。
其他文献
主体问题是阿兰·巴迪欧的哲学思想逐步推进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个的问题,也是“后六八”背景下被新自由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所逐渐掩盖的问题。重建政治主体的任务在全在《主体理论》时期,巴迪欧将主体认定为一种非实体性的操作,这意味着政治主体并不能成为一个指向现存实在的广延,并且这样充满未知的政治主体在实际的革命行动之中缺少可实践性。通过对阿尔都塞、萨特以及毛泽东等人的理论反思,并借助康托尔、科恩、拉康等理论资源
本研究以一名笔者任教班级中的三年级语文学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把自己作为研究工具,对这名学困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四个月)的深入追踪记录,全面了解这名学困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学校环境、语文学习活动特点、语文学习困难表现等方面,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分析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情境分析和类属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资料的分析。在资料收集充分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走廊的提出为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但由于进出口程序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以及各种制度阻碍给贸易商跨境运输货物带来了负担。因此,简化、现代化和协调进出口程序,加速解决阻碍贸易往来的各种问题已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
大数据是我国的战略性资源。政府手中握有大量原始数据,政府数据开放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目前,各省级政府数据开放水平参差不齐,省级政府在资源投入和产出方面均存在差异,对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展开效率评价有利于省级政府把握当前开放效率水平,及时发现管理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府数据的价值。鉴于此,本论文从效率视角切入,首先根据最直观的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官方平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女性观是指从处于氏族社会到封建领主制社会下,女性还未被赋权时整个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对女性的观念。本文将从傣族传统女性观形成的文化机制出发,依据傣族丰富的长短篇叙事诗、谚语、俗语以及佛教经典、佛教故事探究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女性的伦理角色以及其传统女性观的价值取向,从而阐明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女性观所蕴含的伦理特点。将从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和男性对女性的态度两个方面展开。傣族传统女性观的形成深受其
运动式治理是一种具有浓厚本土色彩和长久存在历史的特殊治理模式,在中国治理场域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与现实基础。革命年代的国家运动退场后,运动式治理依然因其明确的治理目标、快速的治理周期、即时的效果反馈和相对较低的发起成本等显性优势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运动式治理在生成过程中发生的偏误也常使其陷入合法性危机,在治理效果上大打折扣。本文基于质性研究方法,选取自2017年年初起在云南省大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传统文化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巨大,保留下来的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文化传承研究人员缺乏,民间艺人、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技艺面临失传等风险。维西县傈僳族从自己的远古祖先那里继承了古老的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同乐村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最为纯正的一个傈僳族自然村寨,保留着傈僳族先民创造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维西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和
中国的民族国家构建开始于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国家构建完成,此后开始了漫长的建设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前,佤族社会长期处于原始农村公社体制之下,形成了以村寨为基本单位,以头人及头人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佤族社会直接由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传统社会形态向现代化的转型。伴随着这一转型,佤族头人的政治角色和政治地位也开始改变。本论文立足于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时代背景,采
文化是人类生存之本,民族发展之根,国家兴旺之魂。作为国家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中华文化延续一脉相承,生动体现着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生动性,是实现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基层政府作为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最直接平台,肩负着抢救少数民族文化、防止文化断层的艰巨任务,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型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着少数民族文
贫困问题始终是最尖锐以及人们最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贫困问题的存在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我国城市低保工作是为了解决我国城市贫困居民生活上的窘迫,使其生活具有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的一项兜底型社会救助服务。虽然政府在城市低保工作中承担主要责任,但是也有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城市低保服务中来,可以说城市低保工作是一项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而主体间因为在协作模式下不可避免存在角色和行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