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和谐有序的网络舆论机制——试论“网络公审”之舆情现状及引导对策

来源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r90664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网络空间,已然成为信息与意见交流的核心平台,为网络公众自我表达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借助网络论坛、网络博客等意见表达平台,广大网络公众也逐渐参与到了社会事务的讨论当中,营造了一个与"媒介舆论场"相对的"民间舆论场"。 近年来,一种网络舆论的新型表现形态出现,并以"网络公审"的形式展开。在一系列网络事件中,网民们借助网络平台交换信息、展开讨论、追查并作出主观层面的"审判"。这种形式的意见表达,实现了网络空间的公共话语权,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弘扬正义、捍卫伦理道德的作用,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进程:但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暴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和谐有序。基于此,我们急需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舆论机制,对当下网络空间的舆情加以引导控制。 本文企图以探索的形式,对当下网络空间频频出现的"网络公审"现象进行分类梳理和探讨,肯定其中的积极因素,并针对当前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舆论引导体系,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场。
其他文献
作为当代一种特殊的媒介形象,运动员媒介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运动员李娜是首位获得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球员,打破了西方对这项运动的长期统治。李娜成绩卓
源自经济学的长尾理论,正在网络媒体中掀起一轮新的改革浪潮。长尾理论带来的,不仅是网络盈利模式的改变,更影响深远的是,它引发了对网站全面发展模式的崭新思考。在所有的网站形
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新闻传播学界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选取消息源引用模式作为切入点,并确定美国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本文论述的核心概念,试图从消息源引用模式
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段与沟通手段,在中国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写博”热潮。小至普通民众大至各界名流,莫不以各种方式加入其中。  国内的博客研究,主要还是在传播学的基本
期刊
在传统人际交往中,美国传播学者Paul F.Lazarsfeld等人发现的“舆论领袖”一直扮演着中介者的角色,它是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的评价员、转达者。本文以国际自媒体涉华舆论领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