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漱溟,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为广西桂林。他是我国现代思想家,是现代新儒家的开山祖师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之一,有着“现代新儒学的开山”、“最后的儒家”等美誉。梁漱溟一生都在探索人生的根本问题和中国社会问题。他从一开始崇尚西方功利主义,到后来转向佛学追求,最后归宗儒学;广泛吸收中国儒家、印度佛家、西方生命哲学与心理学等各家思想,旨在构建自己的学说体系。他有丰富的理论著作,出版发表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朝话》、《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在这些著作中,梁漱溟从生命意欲出发,形成了关于人生与艺术的看法;指出了理性是无私的情感,为人独有,是代表宇宙生命的最高精神形态;强调了人心的主导特征,从身与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方面揭示人的生命意义。身与心的结合是社会人独立存在的基础,关注身心关系是梁漱溟人生哲学和艺术思想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也是其人生艺术化的最终指向。本文先探讨了梁漱溟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其思想渊源和一般意义上的身心关系论,然后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梁漱溟的人生观与艺术观。首先考察梁漱溟以身从心的人生观。从身到心的发展其实是社会事物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手脚的分工和头脑的发达促进了心的成熟。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身则为心提供了物质基础,心为“体”、身为“用”,二者相通而不隔,以“一切不认定”的态度,实现身心和谐。往复身心之间的理性,是对基于身的本能的超越。动物从乎身,依靠本能生存,因而无法彰显生命本性;人因其心揭示了宇宙生命的本原。基于此种理论基础,人们应选择郑重的人生态度,顺着自己的本性向前走,自觉畅发固有的生命力去生活。同时指出,人的生命意义就在于“成己”与“成物”的创造。其次介绍梁漱溟身心一体的艺术观。一切文学艺术都建立在感情之上,而感情则是往复于身心之间的。梁漱溟认为文学艺术满足了心对于真善美的需要,它既具有区别于科学的真,也具有区别于宗教的善,还具有区别于自然的美,它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利害而有无私感情的美。梁漱溟认为“艺术型”的人比“思维型”的人有更高的艺术造诣。他分析了“系于身,通乎心”的文艺类型,认为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文艺形式有着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把艺术作品分为“联属于身者”与“联属于心者”,推崇意境高远的文艺作品。文学艺术有着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再次重点论述梁漱溟对未来社会生活的艺术构建。道德是生命的和谐,是人身心的和谐,也是一门人生的艺术。人的生命本性呈现出一种向上与向善的精神,而道德正体现了这种生命精神,它是人生的实践。宗教在科技发达、经济繁荣的现代社会逐渐失去其重要地位。面对心牵累于身的现实困境,梁漱溟为寻一方心灵的寄托之所,主张“以道德、美育代宗教”,通过审美教育促进道德的培养,最终实现未来社会的艺术化。最后是对梁漱溟人生观与艺术观的思考。梁漱溟的人生观与艺术观强调人身心的和谐,他努力调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构建自由和谐、充满情谊的理性社会,让生命焕发活力,走向人生的艺术化。梁漱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化转化所做的努力、对人自身主体意识的关注以及凸显的情理结合的人文关怀,都对世界与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