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吸气与被动气动控制下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ue_h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缓解人口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超高层建筑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建造技术的进步和新型高强轻质材料的使用,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也一次次打破极限,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当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时,风荷载就逐渐成为其结构设计中的决定性因素。采用气动措施改善超高层建筑的抗风性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而气动措施又可以分为被动气动控制和主动气动控制两种形式。对于被动气动控制,风工程学者们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而有关主动气动控制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待深入。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研究的。为减小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改善其抗风性能,本文把主动吸气控制与被动气动控制这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了其对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对已有的吸气控制装置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更大功率的吸气控制。基于等高等体积的原则设计了5种超高层建筑刚性模型(包括基准模型、凹角模型、切角模型、锥台模型和Y型模型)以及风洞试验方案,并采用CFD方法分析比较了几何参数(凹角率、切角率以及锥度)对模型平均风荷载特性的影响,基于CFD结果确定了模型的具体几何参数。2、完成了被动气动控制下5种超高层建筑模型的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被动气动控制和风向角对模型平均风荷载特性、脉动风荷载特性和极值风压特性的影响。3、完成了主动吸气与被动气动控制联合作用下5种超高层建筑模型的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吸气流量系数和风向角对模型平均风荷载特性、脉动风荷载特性和极值风压特性的影响,并与被动气动控制下对应模型的风荷载特性进行了比较,证明了主/被动气动控制的优越性。4、利用基于RSM湍流模型的RANS方法对风洞试验的典型工况进行CFD数值计算,然后分别从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层平均风压系数和整体气动力系数三个方面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相互验证了CFD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试验的准确性。之后,利用CFD方法探究了凹角吸气模型和Y型吸气模型的吸气孔位置的合理性。最后利用流场的可视化,通过对各模型周围的流场和湍动能场的分析,解释了被动气动控制和主动吸气控制的机理。
其他文献
Partnering(伙伴关系)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化,主要研究成果体现为Partnering模式的绩效、运作障碍、成
伴随着新型的建筑材料的产生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大跨空间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拱桁架因具有自重轻、跨越距离大、造型优美、施工方便等优点,在众多实际工程如体育馆、
学位
对工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是目前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为了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需要首先确定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问题是地震工程的重要问题,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冻胀、融沉和翻浆是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工程中常见的病害,对其机理、影响因素及变化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对该地区铁路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近年来,随着铁路大提
声发射及其他基于超声波或导波原理的检测方法都是无损检测的主要手段,其本质都是应力波的检测。以往的应力波检测技术多采用基于电学原理的敏感元件来实现,与之相比,光纤传
钢筋锈蚀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筋锈蚀研究比较少,而对不同应力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运输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公路等级和路网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高速
高耸塔体结构是一种高度较高、横截面相对较小、横向荷载起主要作用的细长构筑物。是一类与人类生命线直接相关的建筑结构型式,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由于
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污泥的厌氧消化是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手段,但在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污泥中微生物细胞壁难于破解,导致污泥水解成为了这一过程的限速环节,造成了反应器体积过大,反应时间过长,增加了污泥处理费用,因此人们针对这一过程提出了很多预处理方法来破解微生物细胞。其中关于碱处理、臭氧处理研究的颇多,然而关于二者的组合预处理技术研究的较少。本课题主要研究碱处理、臭氧处理、碱与臭氧联合预处理技术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