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γR Ⅰ在PRRSV-ADE作用中的研究及LPS对PRRSV感染的影响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qui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猪的病毒性传染病。本试验通过研究IgG单体在PRRSV侵染PAM细胞的过程中的作用,为探讨FcγRⅠ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PRRSV感染后往往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继发感染,本试验初步研究了LPS对PRRSV感染的影响,为更加深入的探讨PRRSV与细菌混合感染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从健康猪肺收集PAM细胞,提取总RNA,设计一对FcγRⅠ胞外区(除去信号肽)的特异性引物FY。用RT-PCR方法扩增出其基因片段,大小约为822bp,将这基因片段亚克隆到pET-32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FY。在IPTG的诱导下成功表达,获得了分子量大小约为47.2KD的重组蛋白FY,与预期的蛋白分子量相符;通过优化表达条件,大量表达重组蛋白,用尿素法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与复性。用纯化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重组蛋白FY的多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检测,效价为1:12800,并做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多抗可以与各自的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用纯化的兔IgG(3.0mg/mL)经皮下免疫猪,每头2.2mL,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血清中抗兔IgG抗体效价,待抗体效价达到1:32时鼻腔接种PRRSV,接种后4d、6d、9d、13d、17d、20d、23d、26d、39d、47d、51d分别采集血液样品制备血清,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PRRSV病毒核酸,并用ELISA方法检测抗PRRSV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免疫感染组猪感染后4-39天均可在血清中检测到PRRSV核酸,而接毒对照组则只在4-26d天检测到病毒核酸,免疫感染组病毒血症比感染对照组持续时间延长8天,且免疫感染组在4d、6d、9d、13d、17d、23d、26d、39d时PRRSV mRNA水平均较接毒对照组略微升高。免疫组血清ELISA抗体检测在9d、13d、17d、23d均为PRRSV抗体阳性,阳性抗体在体内维持15天;接毒对照组血清ELISA抗体检测在6d、9d、13d、17d均为阳性,阳性抗体在体内维持12天;其中在13d和17d时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较接毒对照组稍高,以上结果说明猪体内PRRSV非特异性IgG能促进病毒感染。本研究通过先将终浓度为1.30mg/mL的PRRSV阴性健康猪IgG于37℃处理PAM细胞12h后,再将100个TCID50的PRRSV病毒液0.2mL接种PAM细胞,并设接毒对照组,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测定感染后12h、24h、36h、48h PRRSV拷贝数变化,结果显示,PRRSV阴性健康猪IgG处理组PRRSV在各时间段拷贝数均较接毒对照组显著提高,其中12h最高,拷贝数是对照组的11.7倍,48h最低,是对照组的3.5倍,说明PRRSV非特异性猪IgG经FcγRⅠ促进PRRSV在PAM细胞中的复制。本试验通过将鼠抗猪FcγRⅠ胞外区重组蛋白多抗加入PAM细胞作用1h后接种PRRSV,分别培养12h、24h、36h、48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同时鼠阴性血清加入PAM细胞作用1h后接种PRRSV作为对照,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AM细胞中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各时间段鼠抗猪FcγRⅠ胞外区重组蛋白多抗处理试验组PRRSV拷贝数与阴性血清处理组相比各时间段均增高,其中24h最高升高6.3倍。本研究通过将鼠抗猪FcγRⅠ胞外区重组蛋白多抗加入PAM细胞作用1h后分别培养12h、24h、36h、48h,收集细胞及上清,同时做鼠阴性血清处理组和健康细胞对照组,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AM细胞中IFN-α、TNF-α、IL-10mRNA水平。结果显示,特异性抗体处理试验组与阴性血清处理对照组相比12h、24h、36h、48h IFN-α mRNA水平均升高,其中12h最多升高3.9倍;特异性抗体处理试验组与阴性血清对照组相比,TNF-αmRNA水平各时间段均升高,其中12h、24h显著升高;特异性抗体处理试验组与阴性血清处理对照组相比,IL-10mRNA转录水平各时间段均显著降低。以上试验说明PAM细胞内激活FcγRⅠ能够促进IFN-α、TNF-α mRNA的转录,而抑制IL-10mRNA转录,由此推测PRRSV感染前期通过FcγRⅠ介导的PAM细胞吞噬作用促进病毒增殖,后期抗病毒因子发挥抑制病毒增殖作用。本试验为深入研究FcγRⅠ在PAM细胞抗病毒免疫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将PRRSV病毒接于培养PAM细胞的24孔细胞培养板中,200μL/孔,12h后加入终浓度100ng/mL LPS的RPMI1640营养液(V+L组);将终浓度100ng/mL的LPS RPMI1640营养液接于培养PAM细胞的24孔细胞培养板,培养12h,每孔加病毒液200μL(L+V组),设病毒感染对照组(V组),均以加入病毒液时开始计时同时设LPS诱导对照组(LPS组)。培养12h、24h、36h、48h收集细胞及上清,同时设健康细胞对照组。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AM细胞中的PRRSV拷贝数和IFN-α、IL-10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V+L组与V组相比,各时间段PRRSV拷贝数均显著降低;L+V组PRRSV拷贝数各时间段均比V组显著降低;LPS组IFN-α mRNA水平与健康细胞对照组相比,48h显著提高,其余时间段相差不大;LPS组IL-10mRNA水平与健康细胞对照组相比各时间段差异均不显著;由此得出LPS能够显著抑制PRRSV在PAM细胞中的增殖,LPS轻微促进健康PAM细胞IFN-α mRNA的转录,而对健康PAM细胞IL-10mRNA的转录调节作用不明显。V组IFN-α mRNA水平与健康细胞对照组相比,各时间段均降低,且36h和48h显著降低,V组IL-10mRNA水平与健康细胞对照组相比各时间段均显著升高;V+L组IFN-α mRNA水平与V组相比在24h、36h、48h均显著升高,其中48h时最高达11倍,且整体呈上升趋势,V+L组IL-10mRNA水平与V组相比在24h、36h、48h均显著降低,且整体呈下降趋势;L+V组各时间段IFN-αmRNA水平与V组相比均显著升高,而整体呈下降趋势,L+V组各时间段IL-10mRNA水平与V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以上研究表明, PRRSV存在时LPS诱导IFN-α mRNA转录的效应加强,且显著抑制IL-10mRNA的转录,从而加强PAM细胞的抗病毒免疫效应。本研究为更加深入的探讨PRRSV与细菌混合感染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128公路园区孕育、兴起、衰落、再崛起的历程,也是MIT与地方间产学研互动的不断变化调整的历程。MIT与城市的产学研互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广州大学城更好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 128公路园区 产学研互动 广州大学城    大学与城市的发展相互影响,紧密相连,产学研合作则是实现两者间良性互动的催化剂。MIT作为波士顿地区最为著名的创業型大学,对12
摘 要: 高校学风建设中学生主体性作用具有基础性地位。作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分析,解决当前学风建设中存在问题,对建设优良学风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学风建设 学生主体性 解决对策    一、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综述  在高校学风建设的组织平台上,传统模式主要以学院、系和班级为主体,强调以垂直的管理组织层层落实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这些措施一般
硬蜱是一类可寄生于多种温血动物(包括人)的体外寄生虫。宿主的血液是硬蜱唯一的营养来源。由于硬蜱具有叮咬时间较长,吸血量较多以及可多次反复叮咬等特点,因此被硬蜱叮咬过
整联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的相互作用。上皮组织发育和功能需要整合来自局部细胞微环境和远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各方面都有了重要的发展,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公办高校的发展却面临着自身制度的束缚,因此改革现有的产权制度是公办高校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产权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公办高校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改革高校产权制度的三个主要方向:建立股份制高校;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对公办高校进行转制,
一、中美信息产业情况分析信息(Information),简言之,就是消息。信息论的创始人克劳特·申农(C.E.Shannon)将信息定义为“两次不定性之差”。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的
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植物凝集素(PHA)作用于20%家兔血红细胞(RBC)的凝集反应过程,以生物热动力学参数表达凝集反应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PHA与家兔血红细胞凝集反应的平衡
摘 要: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大量国防涉密科研项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并把保密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本文阐述了高校保密工作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设计了高校涉密科研项目保密制度体系和高校各级保密工作人员网络,着重就如何做好高校的科技保密工作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 高校 科研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