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加速康复措施在胃肠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 加速康复措施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目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和传统对照方案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医疗效率指标和费用方面进行回顾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一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加速康复组123例,传统对照组1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出院1月内因并发症再次入院率。结果:加速康复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或短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1月内因并发症再次入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方案治疗,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是安全可行的。第二章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一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根据术中是否行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滞,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通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视觉模拟评(VAS)、术后恢复情况等,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在超声下TAP阻滞操作顺利,无阻滞相关并发症(局麻药过敏反应,血肿、出血及穿透壁层腹膜、刺伤内脏等)发生。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在6、12、24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48h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比对照组提前下床活动,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尿管留置天数、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能减轻患者早期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第三章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应用的研究目的:评价超声电导联合大承气汤透皮给药在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利用随机、对照、平行的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一区接受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的184例患者数据,根据术后是否进行超声电导联合大承气汤透皮给药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胃肠道反应等指标间是否存在差异,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应用。结果:本次最终纳入实验试验组87例,对照组81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76例,年龄在30~75岁(平均59.9岁),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术后主观腹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但在恶心、呕吐指标上,两组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提前平均10.1h(P=0.002),差异非常显著;两组患者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全流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静脉输液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层面,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体温、心率、血压(收缩压)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白细胞、ALT、AST、CRP、CRE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2例患者在首次治疗中出现治疗部位灼痛感,调整治疗参数后,均能耐受后续治疗,所有治疗患者均无皮肤瘙痒、红肿、破溃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超声电导联合大承气汤透皮给药能改善患者术后腹胀症状,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其他文献
卵巢癌是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2011年,卵巢癌死亡率在美国占据第五位。根据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2015年美国全年新发卵巢癌病例21290人,
【研究背景】: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原因不明的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性疾病,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尤其以心脏冠状动脉最易受累。静脉滴注人血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