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血管内超声特征及临床意义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8x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界病变的血管内超声(IVUS)特征,评价IVUS对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64例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定为临界病变的患者,行IVUS检查后,其中32例行介入治疗,入为A组,32例未行介入治疗,入为B组。用血管内超声测量了病变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等,并计算出偏心指数、重构指数。结果:两组在软斑块、钙化斑块、最小管腔面积和斑块负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指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介入组主要为软斑块、偏心性斑块且斑块面积较大,而非介入组主要表现为硬斑块和钙化斑块,且存在向心性斑块。对介入组32人行进一步的介入干预治疗,并在置入支架后行血管造影显示扩张满意,但IVUS评价后发现有11例(34.38%)支架扩张不充分,进一步加大压力扩张,直至IVUS显示支架贴壁良好。随访3个月,介入组的患者复发心绞痛的1例(3.13%)。非介入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例(3.13%),心绞痛3例(9.38%),猝死2例(6.25%),2组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VUS检查对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率具有特异性及敏感性;2.IVUS检查可以作为临界病变是否需要介入治疗的重要依据;3.IVUS检查使临界病变介入干预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学教材建设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版了为数众多的教育学类教材。但是,综观这些教育学教材就发现,它们基本上都存在人性化特征体现不明显的现象。这种
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更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形成一个全球性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欧等
商事仲裁作为民间解决民商事纠纷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其是伴随着商品交易而产生的。最初只是由一个居间的第三人来裁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并没有一个有组织的机构,因此从这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