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的模型;2、观察高氧性肺损伤过程中HOXB5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高氧肺损伤肺形态变化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氧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新生12小时内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Ⅰ对照组(空气组)Ⅱ实验组(高氧组),每组各30只。再按生后24小时末、3天、5天、7天、14天、21天6个时间点分为6个亚组,每亚组各5只;Ⅰ组置于室内鼠笼清洁环境饲养;Ⅱ组置于自制氧箱持续通入医用纯氧饲养,保证氧气浓度在85%~90%。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右肺制肺组织均浆,考马斯亮兰法测定肺组织均浆中总蛋白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HOXB5基因蛋白表达定量分析;取左肺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检测HOXB5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1、高氧组3天新生大鼠精神差,7天后体重增长不明显,呼吸急促,活动迟缓。2、肺组织切片HE染色:实验组3天起见肺毛细血管扩张,肺泡充血有炎性细胞浸润;高氧5天时肺出血、炎性渗出较前明显;高氧7天时炎症反应减轻,肺泡腔扩大,肺泡壁薄厚不均,肺泡分化异常;高氧14天时肺泡腔炎性渗出不明显,肺泡结构紊乱,血管结构紊乱;高氧21天时间质出现纤维化,弹力蛋白增多,有效换气肺泡数目减少、体积增大、肺泡间隔减少,肺小血管数目减少,形成结构简单的肺泡。3、肺组织匀浆TP变化:生后24小时末两组无差异(p>0.05);第3天时实验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第5天时两组间无差异,且实验组内3天与5天相比无差异(p>0.05);第7天时实验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TP含量继续升高,至实验终点21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有显著性(p<0.01)。4、肺组织HOXB5基因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正常空气对照组肺组织中HOXB5蛋白表达在不同时间点呈现出起伏不定的变化特点,新生大鼠生后24小时内水平最高;除生后第5天时有较高水平外其余4个时间点(3天、7天、14天、21天)均处于低水平,且3天、14天、21天3个时间点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高氧暴露后,HOXB5基因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变化时间滞后。除生后24小时末和生后21天2个时间点表达无差异(p>0.05)外,从生后第3天起,第5天、7天、14天相应的4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有显著性(p<0.01),分别表现为增多、减少、增多、增多;同时实验组第5天、第7天分别与对照组第3天、第5天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而形成两组相同的蛋白水平变化趋势。5、肺组织HOXB5基因蛋白表达定量分析(Western Blot):正常空气对照组HOXB5基因蛋白表达量出现生后24小时最高;3天降低;5天较高;7天较低;14天、21天更低的波浪状变化趋势。且3天、14天、21天、3个时间点间的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氧暴露后除生后24小时末和生后21天2个时间点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外,生后第3天、5天、7天、14天表达与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分别表现为增多、减少、增多、增多;但实验组第5天、第7天分别与对照组第3天、第5天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氧暴露后Western Blot检测法所得HOXB5基因蛋白表达变化与免疫组化得出的结果相一致,也表现为与对照组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时间滞后的特点。结论:1、长期的高浓度氧可导致新生大鼠的慢性肺损伤,病理表现为肺组织充血出血、炎性渗出、肺泡数目减少结构简单、肺血管紊乱;2、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均浆中TP含量持续增加,3天时的增加提示高氧作用早期导致了肺的急性炎症反应;5天时炎症反应趋于稳定;7天后继续增加提示高氧致慢性肺损伤后肺组织成分有所改变;3、正常新生大鼠肺组织中HOXB5基因蛋白表达呈现波浪型的变化特点,提示肺发育过程中不同时间点HOXB5蛋白有不同的作用,早期(24h内)调节新生动物支气管分支形成,后期(5d)与立方状肺泡上皮,主要是Ⅱ肺泡上皮的发育和成熟相关;4、在新生大鼠高氧慢性肺损伤时HOXB5基因蛋白表达变化出现滞后,同时出现支气管分支形成的紊乱和结构简单的肺泡提示其变化异常是导致高氧慢性肺损伤的原因,肯定了HOXB5蛋白对支气管和肺泡上皮发育和成熟的调节作用。以上结论为研究临床高氧慢性肺损伤机制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