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一本词典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词典的词条部分,词典编纂家们不遗余力地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这一主体部分。这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甚至是理所当然。但是问题总是不断涌出来:一本词典除了主体部分还有许多的支撑部分,例如凡例,前言,使用指导,缩略词,附录等等。这些部分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去对待呢.总是很悲哀地发现,除了词条,大多数读者很少意识到在词典中别的地方也可以查找到某些需要的信息。词典编撰者在编排词典附录的时候也是问题重重:是否每本词典都要附上附录,附录应该位于词典的什么位置,附录和索引有什么区别,附录应该在目录中标示出来吗,附录应该使用独立的页码标识吗,附录的数量多少为宜,这许多的问题总是困扰着词典编纂家,同时也迷惑着广大词典使用者。针对词典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词典附录这一领域涉足的却是少之又少。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数以千计的与词典相关的论文中仅找出十来篇文章专门讨论词典附录。而这其中,大多是针对某本特定词典附录进行评述,极少有系统性的文章来专门解决词典附录诸多问题。 词典附录在词典中有着重要的弥补作用。附录是词典增加百科知识最有利的阵地。同时,词典附录在传递文化信息方面也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场所。它还可以重建知识网络,将那些因按字母顺序编排而割裂的词条信息系统化。由于词典附录在编排格式及内容挑选上享有更多的自由和主观性,因此附录就像是一块“词典编纂家的自留地”,编得好,为词典锦上添花;编得不好,将影响整本词典的质量。 本文在调查大量词典附录后对以上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对长期以来一直混为一谈的词典“后面部分”,“索引”以及“附录”等几个相关概念作了区分。这一区分同时也为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做出了界定。在对附录做了充分的考察后,文章总结出附录的一些特点,分类及常见内容,并且提出了编制附录时应当坚持的几条原则。由于附录编制的主观性及自由性,常常使得附录评论也带有相当的主观性,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对几个相关量和词典附录的关系研究,提出了一个“三步走”评论流程。这一流程首先从词典本身特点出发,对附录数量及覆盖范围进行评价,最后再评价每条附录与词典的相关性。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从一开始就先入为主的评价标准。首先利用客观数据对附录进行总体考察,然后再发现问题逐一解决。本文也对此流程进行了检查,在检验三本词典的目录后,此流程体现了一定的客观性,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局限性。例如在利用词典规模来评价附录数量这一阶段,词典规模并不是一个界限分明的概念,而是有一个模糊的中间地带。同时在评论附录相关性这一阶段,还是不可避免要掺杂评论者的主观判断,这些问题也是后来研究者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