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源技术是指我国在开放条件下来源于国外的技术,具体而言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国际技术贸易为主要的直接技术进口,另一种则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等渠道以技术外溢为特征的间接引进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专利为代表的创新成果更是有目共睹。专利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专利发展也有了巨大提升。文章研究期间1996-2013年的18年间我国专利申请量增加了27倍,尤以实质性技术创新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加了60倍。我国发明专利受内生性技术进步和外生性技术进步的影响,在国际贸易范围内,以比较优势与模仿创新为基础,外源技术的引入可以等同于外生性技术进步。外源技术与我国发明专利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外源技术是否已成为影响我国发明专利不可忽视的外生动力?本文在对外源技术内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引进技术合同、FDI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背景,介绍了三类外源技术的现状及行业变化情况,然后特别详细阐述了外源技术影响发明专利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我国制造业27个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的数据,参考CH模型测算出行业技术溢出数据,利用面板数据通过全行业总体、三种情形下的固定效应模型以及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引进、FDI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三类外源技术对发明专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外源技术有利于我国发明专利的产出,同时外源技术与发明专利也存在彼此相互作用,且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从具体行业来看,外源技术能有效促进高技术制造行业、传统工业技术行业发明专利数量提升,而对于食品烟草、纺织造纸等行业则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最后,针对我国目前在利用政府和外源技术促进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政府、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