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们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根基,是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高度集聚区和核心区域。伴随着城市化率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失衡、资源耗竭、人口剧增、政府治理滞后和社会矛盾等一系列问题相伴而生。万国商业机器公司提出的“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就是为了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随后,对智慧城市的推广应用遍及世界各地。目前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多侧重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宽带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和公共管理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有关城市评价的重要维度,对智慧城市生态维度的研究不多。在“十三五”规划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表明了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态建设。智慧城市的深层内涵可以实现城市化和生态文明的良好互动。本文以生态的角度为突破口,探究生态发展和智慧城市关系的理解,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分析。本文具体研究城市生态建设这一问题,首先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区域协调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和生态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解析。其次城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为频率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进而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分析法对河南省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的郑州、鹤壁、漯河和济源进行了2011到2014年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研究得出,河南省智慧城市水平不均衡,郑州市和济源市的发展较为靠前,鹤壁市和漯河市依托其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四个试点近几年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逐年提升,在以后建设中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的普及性。最后针对其分析提出了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是首先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智慧城市,探讨智慧城市蕴含的生态维度;其次是通过频率统计法以及理论分析法选取了生态评价方面的具体指标进而对河南省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水平进行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