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它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成立的背景下,探讨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功能及功能分工情况,分析现阶段各市城市功能与顶层设计之间形成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考虑如何促进各地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回顾与评价之后,本文构建了涵盖交通、工业、国贸与服务业、创新、公共服务、旅游生态、文化、政治及国际交往八大板块的城市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对前人所构建指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地区十三个城市的城市功能评价值进行了动态分析。一方面,据实证结果综合评判各市所发挥的城市功能,将之与国家顶层设计对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差异,并对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得到各市的比较优势,判断京津冀地区各市功能分工是否合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外三个首都圈城市功能优化的经验得到相应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功能方面,京津冀城市功能还不够优化,功能分工不合理;京津冀城市功能现状与顶层设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少部分城市发挥的功能多于顶层设计中预先规划的功能数量,多数城市则没有完全发挥出预先规划的城市功能。在影响因素方面,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不明显的区位优势、京津冀地区的二元空间结构和不连续的国家政策都会对城市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城市功能现状与顶层设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上述结论,从市场、区位、空间结构和顶层设计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从而促进京津冀各市的城市功能向规划纲要中的功能定位靠拢,优化城市功能,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