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灸治时间隔姜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及体内抗氧化因子SOD、MDA的含量变化,与服用西药雷尼替丁比较,探讨隔姜灸对CSG脾胃虚寒证的温补效应及其对抗氧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CSG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隔姜灸20分钟组(A组)28例、隔姜灸40分钟组(B组)28例、雷尼替丁组(C组)28例。治疗组每日隔姜灸1次,10日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服用雷尼替丁每次0.15g,1天1次,连续服药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服药两个疗程。三组的治疗周期均为23天,治疗结束1个月后均随访一次。三组的疗效症状积分量表均于试验入组第0天、入组第11天、入组第23天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记录。体内抗氧化因子SOD、MDA的含量于试验的入组第0天、入组第23天分别抽血取血清进行检测,以此观察隔姜灸的疗效及对氧化因子的影响。结果:①A、B、C三组在两个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9.3%、71.4%。B组治疗后疗效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后疗效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隔姜灸40分钟组治疗效果优于雷尼替丁组。②A、B、C两组在治疗后一月随访,总有效率为85.7%、92.8%、67.9%。远期疗效A、B两组效果明显,与C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隔姜灸20、40分钟组远期疗效优于雷尼替丁组。③A、B、C三组的CSG症状积分,在治疗结束后及1个月随访时与各自组治疗前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三组改善CSG脾胃虚寒证患者症状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三组CSG症状积分结果不同,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隔姜灸20、40分钟组在远期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雷尼替丁组。④A、B、C三组的SOD含量,在各组治疗后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治疗前后SOD含量的增加,与A、C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A、B、C三组的MDA含量,在各组治疗后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各组治疗前后MDA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隔姜灸20分、隔姜灸40分钟和药物雷尼替丁治疗CSG脾胃虚寒证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且隔姜灸40分钟治疗CSG脾胃虚寒证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最好,证明一定程度的延长灸治时间对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意义。2、隔姜灸与雷尼替丁在治疗CSG脾胃虚寒证后取得的疗效没有差异性;但隔姜灸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明显高于雷尼替丁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3、隔姜灸与雷尼替丁均能使CSG脾胃虚寒证患者血清中抗氧化因子SOD水平升高而MDA水平降低,且隔姜灸40分钟提高SOD水平效果显著,明显高于隔姜灸20分钟和雷尼替丁对SOD的作用。证明隔姜灸对CSG脾胃虚寒证患者的抗氧化因子具有良性调节作用,且适当延长灸治时间更有利于对抗氧化因子良性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