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目的论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德国,它注重功能主义与社会文化因素,注意吸收和借鉴交际学理论,行为理论,篇章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理论,以及文学研究中侧重的读者和读者接受与反应理论,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与理论流派。在目的论形成初期,它具有实用性的倾向,主要应用于应用文体的翻译。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目的论逐步进入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之中,从而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自己独特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核心内容是:译本的预期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译本读者文化背景的制约,而这个预期目的决定着翻译的策略。文学翻译还应遵循连贯和忠实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做到语内和语际的连贯,让读者理解其意。它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强调在翻译中协调原文意图、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为翻译提供了一种动态多元的视角,有利于全面研究各种翻译变体,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在世界儿童文学界享有盛誉,是儿童文学的瑰宝。在儿童文学翻译界,也是译者竞相翻译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翻译的形式和内容应该由中国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知识经验、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年龄层次等因素决定。译者应当使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译出“童味”,保留“童趣”,尽可能将原著的精神传达给中国的小读者们。本文以张友松译本和范纯海,夏旻合译的译本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重在对比译者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由于采用翻译策略的不同而产生的译文的差异。本文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证明目的论对译者指导的有效性;第二是说明译者在翻译多层次文本,尤其是儿童文学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成功完成既定的交际目的。目的论多用于非文学类文本的翻译。而关于在文学翻译,尤其是儿童文学翻译中如何应用目的论的研究很少。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证明目的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可行性。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说明这篇论文研究原因,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第二部分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德国功能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随后推出德国功能理论中的核心理论—目的论,其中包括目的论的内容、三原则、以及三原则之间的关系;最后说明了目的论框架下的翻译标准。第二章首先简要介绍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和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的发展,然后介绍了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马克吐温的生平以及他的首部儿童文学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梗概;最后对两个汉译本的译者及译本特点进行说明。第三章首先对目的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进行说明;然后分别介绍两个汉译本的翻译目的,接下来从语言学和文化两方面,采用实例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两个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但是这两个角度都是在目的论指导下进行的。在译者相同目的作用下,本章先从词汇,句法,修辞以及语法四方面进行比较;最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词句分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而所产生的两个译文的不同。第三部分总结全文,首先阐述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理论优势,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论成为直译与异译;归化与异化;动态对等与形式对等的标尺;其次说明目的论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