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探讨——以西昌县联社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额信贷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哥伦比亚和美国非盈利组织的微型金融公益探索,主要向农村的穷人提供无抵押的小额贷款。中国的小额信贷起步较晚,约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发展起来,最初也是由政府或非盈利组织推动的扶贫公益性小额信贷的探索。自1996年,国家执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就实际独自承担起了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其主要方式就是向农户提供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无论对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农村信用社战略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三农经济”发展的基石。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其中9亿生活在农村。长期以来,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服务的缺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广大低收入的农户长期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其收入和生活水平一直在贫困和低收入边缘徘徊。优化资源配置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在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上有着特殊的功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引入为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农户购买生产、生活资料,调动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并有助于调动农户消费水平和消费意愿。因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于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无法忽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另一方面,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需要。1951年3月,全国信用合作汇报会议指出由于生产的恢复,农民扩大再生产需求强烈,然而部分农民因翻身不久,家底薄弱,缺乏扩大生产资金,特别是当发生意外时,往往无法筹集资金,因此开展农村信用合作事业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可见,在新中国,农村信用社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扎根于服务农村和农民,这也是60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区别与其他银行机构的本质特点之一。银监会公告显示①,截止2015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26.4万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发放的涉农贷款占全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30%以上,发放的农户贷款占全国的78%,肩负了全国98.4%和67.7%的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机构覆盖和服务覆盖。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外资银行来势汹汹、民营银行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金融层出不穷……在银行业竞争白炙化的今天,如何打造差别化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目前所有银行都在深思的难题和追逐的目标。城市市场已被众多金融机构盘踞且竞争惨烈,农村信用社竞争能力相对弱小;而农村市场是农村信用社天生的襁褓,且具有网点分布广及多年经验积累等先天优势。因此,深耕农村市场是农村信用社实行差异化经营、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不二之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农村市场的主营业务自然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扶贫性质导致农户还款意愿低、不良率高、贷款额度提升难、信息不对称、银行管理运营成本高等。究竟该如何界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其发展中面临着哪些难题?如何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以平衡其扶贫公益性、农户需求突出性和金融机构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长期持续发展?  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本文通过资料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方法,解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其风险管理的准确内涵,探寻国际国内发展历程,剖析其风险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结合西昌县农村信用社实证分析,提出了改进产品设计以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创新“银行+农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贷款模式、将信贷人员薪酬与业务考核相挂钩等管理建议,以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该论文首先从上海市宏观旅游业市场环境分析入手,论证和描绘了上海旅游业包括酒店业的美好蓝图,同时也分析了加入WTO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透过上少酒店业发展新趋势,提出如何应
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新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展中不断成熟,在众多行业中都有着较为深刻的融合,为生产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我国
冶金工程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冶金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而且在冶金市场体制调整的背景下,冶金企业需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争取工程建设权,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冶金企业可获得的经济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既是对我国旅游业的新需求,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旅游地实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正是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布局从而抓住这一机遇的重要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