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人对其子女施以民族语言和中华传统教育的主要途径。由于华文教育的特殊性,其发展的历史尽管悠久但也充满了曲折。经历了冷战时期各国的压制政策后,冷战后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改变、中国地位的提升,各国纷纷放开对华文教育的管制,华文教育重新兴起。本文以冷战后菲泰两国的华文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环境、两国的华文教育政策、华人社会的改变,分析比较两国华文教育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内容上,以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历史分析和归纳法,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分类,最后结合华文教育的特点,借鉴埃德蒙·金的比较教育分析模式,对冷战后菲泰两国华文教育从发展背景、教育结构(学制、生源)及其各微观层面(师资、课程设置及教学媒介语、经费来源等)分别做一比较,得出本文的结论,即冷战后,菲泰两国的华文教育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且发展的原因大体相同——都受国际关系、国家政策、华人社会的影响;菲泰两国华文教育在发展模式、华文学校内部结构及华校体制各微观层面的特点不同,这主要是由两国国情所规定的两国华人社会的不同特点、对待华文教育的不同态度及两国华文教育政策的不同内容和力度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