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慈善募捐机制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xxx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公益慈善搭乘信息高速化的快车进一步融入大众的生活之中。由于网络传播的去地域化和信息传播高速化,公益慈善机构通过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发布的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在网络空间得到了大规模的传播,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和响应,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公益慈善活动和捐助信息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而是网友通过网络平台自发发布、组织,并形成传播。尤其是2009年在线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的出现,其出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得我国公民参与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的门槛得以降低,通过社会化网络媒体参与慈善活动意愿度和参与度直线上升,网络小额捐赠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加。依赖公益慈善机构发起公益捐助,依赖传统媒体进行公益宣传活动,依赖企业、政府进行善款捐赠的传统慈善募捐机制被打破。通过对新浪微博公益慈善募捐的研究,笔者发现通过网络开展的公益慈善募捐机制摆脱了原有公益慈善机构劝募、执行一体化的特点,而是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公益慈善机构联合参与公益慈善救助,整合线上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将公益慈善机构的需求以明确的捐赠内容、多样化的传播形式进行广泛传播,带动并提升网友的捐赠意愿,并最终完成线上募捐。新浪微博是网络时代人们生活和社交的缩影,代表未来社会发展的媒介方向。在这场自下而上的慈善转型过程中,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吸引更为广泛的公益参与并进行信息公开是未来公益慈善机构发展的大势所趋。在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要求下,我国公益慈善机构将逐步更具透明度、更具互动性和参与度。拥抱社交网络的公益慈善机构,能更好的把握我国公民对慈善参与的要求和需要,并通过新媒体进行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慈善互动机制和参与机制。
其他文献
微博为民众提供了即时性的互动网络平台,微博具有的即时性、随意性、理想化特征,常使微博这个公共信息平台被网络土的水军利用.水军运用专业性传播手法,在微博上宣扬历史虚无
一、选用优良品种品种选用原则:早熟、稳产、多抗、品种搭配、品种的商品化程度高。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前24小时内的缺血预适应(IP)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4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肌梗死前有无典型的心
电能计量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仅事关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形象,而且影响电能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和准确、可靠,关系到电力企业、广大电力客户和老百姓的利益,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