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是不均一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在发生学上,HSC属于成体干细胞,至少可分化为12种血细胞。利用造血干细胞的这一特性,进行HSC移植可能使遗传血液病、免疫缺陷病及恶性肿瘤等完全治愈。远红外线(far infrared rays,FIR,4—1000μm)是指4—1000μm的不可见光,其中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远红外线波长为4—15μm,据基尔霍夫定律证实,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他可以吸收及发射远红外光,所以当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其频率与身体中的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时,引起共振效应,其能量最高且能被生物体所吸收,使皮下组织深层部位的温度升高,产生的热效应使水分子活化,处于高能状态,加速人体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同时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的组织再生能力。通过科学检测,远红外线的热效应和使人体共振吸收后主要产生的影响有:激活生物大分子包括核酸和蛋白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镇痛作用。还有报道称,远红外线可保持细胞高数量、高活性,促进损伤自愈,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对血液循环有良好的作用,进一步抑制血压的上升,在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同时增进健康,防止老化,并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正因为远红外对人类些疾病有治疗作用,因此远红外产品接蹱而至。科学家早已注意到其对人体的副作用。因此我们以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远红外线对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旨在对远红外线的生物学影响的机理进行探讨,并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所用方法:应用体外小鼠骨髓细胞培养技术,观察远红外线对粒-单祖细胞(CFU—GM)、红系祖细胞(CFU—E)、巨核细胞(CFU—Meg)和成纤维细胞(CFU—F)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且利用免疫荧光纳米粒子(IFNB)检测靶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进一步评估远红外线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进一步通过RT-PCR检测法证明远红外线的生物学影响的机理。实验结果证明:远红外线在37℃条件下照射时,CFU—E,CFU—F,CFU—Meg和CFU—GM生成有促进作用,小鼠骨髓细胞表面标记有变化,靶细胞经2min照射后,增殖最旺盛。2min组与其它实验组(1min,5min,10min)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性(P均<0.05)。通过RT—PCR进行m GM—CSF、m IL—2和m IL—3基因的扩增最终证明了远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结论:远红外线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具有正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