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虑中“突围”——为当代艺术背景下的“钝感”状态把脉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艺术创作者们在内心普遍经历着自身并未深刻意识到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便是焦虑。其经受着现实焦虑、生存焦虑等重重夹击,以各种方式集体进行着无意识的逃避,并在内心冲突中出现退行。这种放任自己使用防御机制应对焦虑、忽视或压抑潜意识里的表达的方式,在通往心灵的路上筑起一堵堵墙,使艺术个体很难在艺术创作中找到真实自我和创作方向,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焦虑。就这样,焦虑成了一片逃不出去的沼泽。如何建设性地应对焦虑,即如何直面焦虑和焦虑背后的威胁,从而更好地发掘自身、表达自我,创作出突破自身局限性的作品,是当下突出的任务。  本文旨在对当代艺术背景下的焦虑问题进行探索。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探讨了当代艺术背景下的群体性焦虑问题,介绍了研究焦虑问题的重要性;第二个部分引入了“钝感”概念来阐述艺术创作者们精神和心理上面不敏锐的问题,将钝感状态下出现在艺术作品上的问题表征分类描述,其中就“图式撞车”现象、艺术探索过程中的无连续性、跳跃性尝试、自我抄袭、自我复制现象、对于极致效果的追崇现象、艺术面貌呈现“私人化”、“微观叙事”倾向、虚拟现实横行现象进行详细描述;第三部分从时代精神、现代性体验、中西文化差异、心理学、艺术生态等多维视域来寻找焦虑产生的根源,重点详述了现代性体验的焦虑产生根源(对碎片化图式信息产生的“钝感”性反映、“钝感”状态下确定性的丧失、钝感状态下与传统文化纽带的断裂、当今艺术界信仰、信用、信心“三信”缺失与“信条”泛滥、大众娱乐时代的意义缺席与极速体验对真实细腻情感的剥夺)与心理学范畴内的焦虑根源(源自忽略内心真实感受而产生的焦虑、为逃避孤独而产生焦虑、怀疑自身存在价值而产生的焦虑和过度沉湎于怀旧情结中所产生的焦虑);第四部分是从美术学院教育的局限性来谈学生在“色、受、想、行、识”方面的深层次焦虑根源;第五部分针对上述焦虑根源寻找从困境中突围的方法,具体为减少“自我阐释”、重塑“自我分析”精神、不过分强调原创性、不逃避难度与困难、加强与自身文化传统的的联系、提升自我价值;第六部分强调不能忽视焦虑的积极意义,并将它的积极方面转化为前进的内驱力;第七部分讲述此论文具有主观性与片面性,以及继续研究下去的意愿。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ar fault vibration signals, a method for gear fault diagnosis bused upon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is propose
古代中国人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产生了人与自然万物可以融为一体,内在性灵与外界自然之间无绝对界限的意识,并且把人与自然合一当作一种最高的境界来追求,从而促使了山水文
期刊
20世纪的荷兰艺术家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对于艺术评论界,绝对属于一个特殊的案例。他作品中充满着各种神秘的幻象和精心设计出来的画面,大大超出了评论界的眼球,人们就埃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