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和企业为了缓解为职工提供住房的资金压力,推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职工通过缴纳住房公积金,帮助企业筹集建房资金,借此改善自身的住房条件。然而,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和企业不再为职工提供福利住房,住房公积金逐渐蜕变为购房贷款的信贷支持计划。虽然,公积金制度为缴存职工提供诸如抵缴个税、贷款利率优惠等福利,但同时也对缴存职工施加了流动性限制、贷款额度过低及首付比例偏高等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完全可以替代,甚至更为灵活的实现公积金制度的职能,并能够节约大量的行政成本,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公积金制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广泛质疑。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如上因素,评估住房公积金制度对缴存家庭福利的净效应,以此作为评估制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实证依据。由于公积金制度改变了缴存家庭的资产配置状况,根据生命周期的理论,如果公积积金制度能够提高缴存家庭消费水平,说明该制度提高了缴存家庭的终身财富水平,并改进了缴存家庭的福利;如果不能够提高缴存家庭的消费水平则说明家庭财富水平没有获得提升,家庭福利水平亦没有得到改善。为此,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数据,借助OLS模型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发现,住房公积金从整体上起到了提升家庭消费水平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结果是住房公积金对不同类型家庭处理效应的平均值,而通过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的考察可以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已经购买住房的家庭和尚无能力买房的家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已经购买住房的家庭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的抵缴和贷款的利息优惠,而尚没有住房购买能力的家庭一方面要承受公积金存款的利息净损失,另一方面更容易受到缴存住房公积金所带来的较强流动性约束的影响,其当期消费可能受到抑制,因而有必要分别考察住房公积金对两类家庭消费不同的处理效应。在对全部家庭按照住房拥有情况分组后发现,住房公积金仅提升了拥有住房家庭的消费水平,对没有住房家庭的消费和储蓄没有显著影响。这是由于,首先,没有购买住房的家庭无法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优惠,而住房公积金的存款利率显著低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这一利息净损失会降低家庭的终生财富水平。其次,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允许家庭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来支付购房首付,而公积金贷款规定的首付比例又不低于甚至高于商业贷款首付比例,且各地住房公积金贷款均受到最高额度的限制,使得公积金缴存家庭难以通过住房公积金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因而对于尚没有能力购买住房的缴存家庭而言,住房公积金并不能帮助家庭降低为满足未来购房支出而进行的储蓄,难以帮助家庭提升购房能力。最后,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尚无能力买房的家庭不能按照自身的意愿提取住房公积金存储余额用于非住房类消费,也不能以住房公积金作为抵押获得借款,而一般情况下,没有住房的家庭收入水平和财富水平较低,更容易受到缴存住房公积金所带来的较强流动性约束的限制,家庭消费支出会受到更大影响。综上所述,没有住房的缴存家庭仅仅获得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所带来的税收优惠,没有获得购房能力的提升,却不得不承受利息的净损失和流动性约束的限制,因而其消费水平没有得到改善。更进一步的,本文将家庭收入水平纳入考虑范围。高收入家庭住房储蓄积累更快,有机会比低收入家庭更早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资格,低收入家庭由于住房支付能力较弱而难以获得住房公积金的信贷支持。同时相对于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公积金缴费负担更重,由于低收入家庭的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较低,更难以从金融市场获得借款,更容易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制约而降低当期消费,因此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消费支岀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接下来,本文把全部家庭按照住房拥有情况和家庭收入水平分为四组,分别考察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住房公积金提升了低收入、拥有住房家庭组和高收入、拥有住房家庭组的消费支出,但是对低收入、没有住房家庭组和高收入、没有住房家庭组的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住房公积金制度并不能改进无房高收入者的福利水平,但对于那些能够通过家庭内部的代际转移继承财富获得住房的公积金制度参与者而言,住房公积金制度无疑能够促进其福利水平的提高,比如,个人所得税金额的减免和贷款利率的降低。这是由于,不同于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为缴存者提供远低于市场房价的购房优惠,在我国,购房者需按照市场价格购买住房,而相对于连年上涨,高企不下的房价,即使是高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也远远不能为其购房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因而住房公积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仅与家庭的住房拥有状况有关,而与家庭的收入水平没有显著的联系。综合本文的实证结果,我们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更容易提高高财富水平人群的福利,而对低财富水平的家庭的福利没有明显的改进作用,属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制度设计。在未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中,应放宽提取限制,扩大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制定更加灵活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房价较高城市的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逐步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才能有效地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住房保障功能,降低家庭的储蓄水平,提升家庭消费和福利,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