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紧缺和一次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节能技术的研究、节能设备的应用更加迫切。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工业能耗占有大量份额,其能源消耗量大但利用率低,有很大部分能源是以废热的方式排放,不仅浪费能源更对环境造成破坏。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作为绿色、无污染的节能设备,在工业余热回收领域表现突出。它以回收工业余热为目的,利用一部分驱动热源,将废热品位提升至可用热能加以利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本文将针对蒸汽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并尝试采用板壳式换热器替代传统的管壳式发生器,对比研究替换的可行性与应用意义。首先,本文利用吸收式热泵的传热传质模型,溴化锂溶液、水和水蒸汽的物性参数方程,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建立了吸收式热泵的设计模型和实际工况仿真模型,并利用热泵机组实际的调试数据验证了两类模型的可靠性。其次,利用设计模型对吸收式热泵的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正向设计的分析,然后利用实际工况模型,仿真分析了吸收式热泵在结构固定后的变工况运行特性,以机组成型后研究其性能的反向角度对热泵循环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热泵设计时,为追求较高的COP值,会使各部件换热面积增加,从而提高了机组的制造成本。所以,应以性价比作为优化吸收式热泵设计的主要因素,COP值作为参考。最后,针对发生器的特殊结构,通过对比板式、板壳式和管壳式换热器的特点,发现板式换热器由于其结构限制,目前不适用于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中,故最终以板壳式换热器作为强化发生器换热的替换研究对象。之后,对板壳式发生器和管壳式发生器体积、成本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板壳式发生器在体积和溶液充注成本上存在优势,但在换热器成本上优势并不突出的结论。通过利用实际工况仿真模型分析发生器换热系数对热泵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板壳式发生器强化换热后对热泵COP的提高有微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