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是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渠道,在传媒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纪录片要瞄准世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初露锋芒,并逐渐走向成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主要对在国际纪录片领域获得巨大成功的新生代独立纪录片华人导演范立欣的纪录片创作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大批社会变革时期的新生代电影创作人如势如破竹般涌现,他们生活在得以自由表达生存的时代和内心充斥的欲望的社会大语境下,创作出一部部带着浓重个人色彩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范立欣作为其中的一员,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下社会现实题材有着独到的认识与思索。从1998年纪录片创作开始,十几年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路程,范立欣走的坚定而执着。从《好死不如赖活》、《沿江而上》、《归途列车》和《我就是我》可以看出,范立欣对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生活在时代浪潮下的小人物充满浓厚的人文关怀。他善于在普通人身上用自己博爱深邃的眼光发现他们背后的故事,并通过自己独特的影像语言记录传达出来。在其独自执导的《归途列车》一举引起轰动后,范立欣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从《归途列车》纪录片纪实元素与故事元素的结合到《我就是我》纪实元素与娱乐元素的浑融,范立欣一直在纪录片的表达形式上寻求新的突破。其影片里对小人物的关注、对纪录片美学风格的探索以及故事化叙事的方法和纪录片表达形式的尝试也是他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纪录片创作者最大的亮点。范立欣这几部影片中《归途列车》是其历时三年独自执导的代表作,无论是在选题、融资、拍摄、叙事还是后期的制作、营销等方面都无疑是成功的。导演通过影片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也用成功的案例给中国独立纪录片更好地走向国际大舞台树立了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