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全胃肠道。DM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有胃肠排空延迟、胃肠壁运动异常及胃肠电异常等,临床主要症状包括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存质量。因此,如何对病程较短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的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就成为决定糖尿病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中医针灸学的角度对此病进行了系统探讨。1.实验研究目的:从动物实验角度探讨穴位埋线防治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高脂肪饮食加小剂量STZ注射的雄性SD大鼠,作为糖尿病病理模型。将成模的DM模型大鼠39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DM模型4周组、DM模型12周组和穴位埋线组,每组各13只,并以鼠龄配对的20只正常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DM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自由饮食,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饲养4、12周后处死,穴位埋线组大鼠从成模后第一天开始埋线治疗,埋线取穴:脾俞、中脘、后三里、关元、气海、天枢,每次选取其中两穴进行埋线,每7天施治一次,连续治疗12次,观察以下指标:(1)各组大鼠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2)各组大鼠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3)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情况;(4)各组大鼠摄食量的变化情况;(5)各组大鼠腹泻率和腹泻指数的变化情况;(6)各组大鼠胃排空与小肠推进率的变化情况;(7)各组大鼠血浆胃泌素、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情况;(8)各组大鼠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变化情况;(9)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和胃窦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情况;(10)各组大鼠食管下段迷走神经组织病理学的情况。结果:(1)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大鼠饮食与尿量均无异常、体重持续增长、精神状态无异常、自主活动无异常、无异常分泌物、无白内障、毛色光滑亮泽、无死亡。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在注射STZ后即表现为精神倦怠,自主活动减少,1天后出现多饮多尿症状,1周后进食量明显增加。随着成模时间的延长,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明显;体重增加幅度不如正常组明显;精神萎糜,或出现烦躁不安,攻击性强;自主活动减少、反应迟钝随病程日益明显,毛发干枯、疏松、失去光泽,且以腹部最为明显;6周后有个别大鼠开始出现白内障;8周时饮食渐少,随病程的延长,上述症状更加明显,穴位埋线治疗组进行埋线后2周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较好,毛发较模型对照组亮泽。(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血糖明显增高(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血糖略有下降,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随病程延长,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如正常空白组明显(P<0.05),模型对照组有个别大鼠体重反而下降。(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1周时摄食量明显增加(P<0.05);模型对照组8周时摄食量渐少,但无明显差异(P>0.05);12周时摄食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8、12周时穴位埋线治疗组摄食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穴位埋线治疗组随病程延长腹泻率和腹泻指数逐渐增加,但穴位埋线治疗组增加幅度不如模型对照组明显(P<0.0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内残留率明显增加(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胃内残留率略有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小肠推进率有所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糖尿病4周组血浆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12周组血浆胃泌素水平略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胃泌素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9)模型对照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略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10)糖尿病4周组胃窦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12周组胃窦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略有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胃窦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略有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糖尿病4周组和糖尿病12周组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1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血浆ET水平略有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P<0.05)。(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窦NO水平显著降低(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胃窦NO水平略有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胃窦NO水平明显升高(P<0.05)。(13)光镜下迷走神经形态学定量分析显示:模型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神经束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与穴位埋线治疗组神经纤维间隙扩大,并见髓鞘肿胀、缺失,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但穴位埋线治疗组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密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1)糖尿病大鼠症状和体征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体重增长缓慢,摄食量逐渐减少,腹泻增加;穴位埋线法防治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症状和体征,增加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减少其稀便率和腹泻指数。(2)糖尿病大鼠的有效胃肠蠕动随病程延长逐渐减少;穴位埋线可有效增强DM模型大鼠的有效胃肠蠕动,加快DM模型大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3)穴位埋线法防治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提高糖尿病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一氧化氮含量。(4)早期采用穴位埋线对糖尿病并发的消化道迷走神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5)糖尿病大鼠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脑肠肽的分泌和分布出现异常,穴位埋线能调节糖尿病大鼠脑肠肽的分泌和分布,可能为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线索。2.临床研究目的:以健康志愿者作对照,观察糖尿病患者胃肠电的变化情况以及穴位埋线和电针对糖尿病患者胃肠电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糖尿病患者30例,治疗前先进行胃电图检测,并以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随后将纳入研究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穴位埋线组15例,电针组15例,埋线和电针选穴:脾俞、中脘、足三里、关元、气海、天枢,辅以随证配穴。穴位埋线组1周1次,连续治疗3周;电针组1次/天,每治疗五次后休息两天,连续治疗3周。两组所有病例均以3周为一观察疗程,均在疗程开始当天及疗程结束的当天,采用WCDF-4B胃肠分析仪观测下列胃肠电指标:(1)餐前、餐后主频(Fp);(2)餐前、餐后平均峰值幅度(Ap);(3)餐前、餐后正常胃频率(2.4~3.7cpm)所占百分比(PGF);(4)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FpIC);(5)餐后/餐前Ap比值(ApR)。结果:(1)各组病人治疗前一般情况相似,性别、年龄、BMI、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胃肠电餐前、餐后主频(Fp)无明显差异(P>0.05);(3)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平均峰值幅度(Ap)无明显差异(P>0.05);(4)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正常胃频率(2.4~3.7cpm)所占百分比(PGF)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的PGF明显高于DM模型组(P<0.05);(5)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FpIC)明显升高,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的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FpIC)明显降低,与DM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餐后/餐前Ap比值(ApR)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电针埋线组的餐后/餐前Ap比值(ApR)明显升高,与DM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电节律紊乱,而穴位埋线和电针均能明显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胃肠电节律紊乱;(2)糖尿病患者出现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增高,而穴位埋线和电针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前、餐后主频不稳定系数;(3)糖尿病患者出现餐后/餐前Ap比值下降,而穴位埋线和电针均能有效升高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餐前Ap比值;(4)穴位埋线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高效、价廉、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