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以所属投融资机构为载体,主要承担政府在本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项目的开发。2008年,国家为了应对全球金融风暴、继续城市化建设等,开始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随后融资平台进入了高速扩张阶段,使得贷款规模迅速膨胀,导致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已经进入偿债高峰期,并且面临着较大还贷压力。虽然国务院在2010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的通知,银监会在2012年已经开始研究如何给融资平台的贷款进行有条件的延期,但融资平台面临的偿债风险仍然不小。以上情况表明,如何应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偿债高峰期存在的贷款风险,已经成为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首先研究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和发展过程,贷款风险的基本理论,比较了KMV、Credit Risk+和Credit Metrics三种贷款风险度量模型的特点和优缺点。接着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当前的债务情况,贷款风险的可能成因与潜在后果,以及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实际案例。然后通过使用Credit Metrics模型计算VaR在险价值来建模,并结合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进行实证,验证我国融资平台的贷款风险。最后提出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进行监管与防范的策略。根据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征和贷款风险情况,结合实际研究了如何对融资平台的贷款风险进行更好的度量,提出了融资平台的贷款风险管理策略,将有助于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保障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