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肠源性感染是SAP患者后期感染的重要预后指标,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是肠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在SAP早期便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与脓毒血症,是SAP后期死亡的主要因素,而SAP肠粘膜屏障损伤发生BT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自噬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肠上皮自噬对于肠道稳态及肠道免疫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肠上皮自噬具有清除侵入机体肠道细菌的作用,并且近期体外研究表明,自噬增强肠上皮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蛋白的表达。但是肠上皮自噬对于SAP患者肠道BT影响尚不明确,我们旨在研究SAP中肠上皮自噬对于肠道BT与肠上皮TJ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定义标准,并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选取发病24小时内入院APACHE-Ⅱ评分在8到12分之间的31位SAP患者。根据SAP患者外周血中,基于16SrDNA测序结果,确定患者外周血中细菌DNA的有无,将SAP患者分为细菌移位阳性组与细菌移位阴性组即BT(+)和BT(-),另选取健康的8人作为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同时使用结肠镜获取S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结肠上皮粘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内毒素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肠上皮组织的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1(ZO-1)、claudins-2(CL-2)、occludin(OC)以及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纳入的31位SAP患者中,有14位患者外周血样本可检测到细菌DNA,阳性率为45.2%,BT(+)有14人和BT(-)有17人。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毒素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981,P<0.05),利用LSD-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在SAP患者中BT(+)组中检测到血清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BT(-)组和HC组(t=4.973,P<0.05,t=8.661,P<0.05);CL-2蛋白表达在三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641,P<0.05),利用LSD-t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BT(+)组患者中CL-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BT(-)组和HC组(t=6.875,P<0.05,t=10.733,P<0.05);BT(+)组患者的TJ蛋白ZO-1和OC均低于BT(-)组患者。此外,自噬相关蛋白LC3Ⅱ表达在三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574,P<0.05),BT(-)患者肠上皮LC3Ⅱ表达高于BT(+)患者(t=4.765,P<0.05,t=6.981,P<0.05),且在SAP患者中CL-2与LC3Ⅱ表达呈负相关(r=-0.71,P<0.05),相反的是,ZO-1和OC与LC3Ⅱ表达呈正相关(r=0.79,P<0.05;r=0.88,P<0.05)。结论:在SAP患者中肠上皮自噬是激活的,肠上皮自噬激活可能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肠上皮自噬影响肠上皮紧密连接作用,增强肠上皮TJ作用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