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山羊绒纤维是一种珍贵的蛋白质纤维,是一种稀少的名贵的纺织原料,具有纤维细、手感柔软、滑糯、轻盈、保暖、光泽自然等优良的特性。我国是世界山羊绒的主要生产国,产量占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羊绒纤维是一种珍贵的蛋白质纤维,是一种稀少的名贵的纺织原料,具有纤维细、手感柔软、滑糯、轻盈、保暖、光泽自然等优良的特性。我国是世界山羊绒的主要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始终位于世界之首。 我国的山羊绒加工业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已基本掌握山羊绒产品的加工技术。但是我国在高档羊绒针织品及羊绒面料的开发,尤其是后整理加工方面与国际上一些纺织较先进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加工技术的差异,使得羊绒纤维损伤程度有所不同,导致同一产品不同颜色在手感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别。 本文以纯羊绒短顺毛产品为例,研究、分析山羊绒纤维在纺织染等各加工过程中的受损情况,及纤维损伤对最终产品风格的影响。通过生产实践对比,改进染色及后整理工艺并使之达到恰当合理的水平,以降低纤维损伤及损耗,改善和提高产品的品质档次和附加值,降低能源消耗及生产成本,确保织物外观、风格手感达到高度一致性,从而增加效益,充分展现山羊绒产品的柔软、滑糯、高贵典雅的品质。 为了解决山羊绒散纤维染色过程中的损伤,我们采用低温染色及加入羊毛保护剂,和在后整理过程中采用间歇整理方法,以避免纤维遭受不间断的、持续的机械的、物理化学的作用。 通过比较纤维在损伤较大和较小情况下的产品风格差别。分析了低温染色和高温染色对山羊绒纤维损伤的显著差别,及羊绒损伤所引起的同类型织物产品风格手感的差异。研究证明了间歇整理方式在织物整理过程中对改善这种绒面、手感差异起着决定性影响。 低温染色工艺对山羊绒纤维的损伤小,鳞片结构变化小,纤维长度也得到了保护,降低了短绒率和纤维的离散性,染后山羊绒纤维短绒率降低4~6%,平均长度增加2mm以上。纺纱断头少,制成率提高2~3%,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纤维表面鳞片层损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同一配方试粮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料形(粉状和颗粒状)和料态(液态和固态)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及消化道发育等的影响,以探寻料形料态对仔猪的营养生理效应。
目的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30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150例。均
数字控制技术,是指用数字化信息发出指令并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它是现代制造装备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的控制系统称为数控系统。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
湿冷技术在水果蔬菜保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使库的温度降到适应的保存温度,且使库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5%左右。混合换热器为湿冷系统提供高湿低温的空气,所以混合换热器是其
本论文运用感官、化学和微生物学的方法,对缢蛏(Sinonovaculla Constricta)在不同贮藏温度和添加复合生物保鲜剂条件下的贮藏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还以水解率为主要指标,探讨
吴中太湖新城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部,规划面积30km~2,是苏州太湖新城的组成部分。新城以"绿色生态、集约宜居"为理念,通过合理规划,引导城市空间集约有序利用,保障城镇化进程
阐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阳极相对湿度和阳极压力降之间的关系。根据PEMFC实际尺寸,运用气体摩尔比与局部压力比相同的原理,考虑了阳极水蒸气的摩尔流率和质子交换膜
综述对比了不同芳香纤维的制备方法以及芳香纤维在家用纺织品、医疗保健和大众服装领域的应用与开发前景。采用包络法制备了以β-环糊精为壁材,茉莉香精为芯材,皮芯比(质量比)
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既不是专门的红学家,也不是学者、教授,就其职业而言,不过是一名小出版机构的普通编辑。虽然极为普通,但在编撰20世纪红学史时,不论如何都要为这位人物写上一笔。
利用生物电阻抗仪检测了30头肉牛宰后1~10天(1~-1℃)的生物电阻抗值变化,同时测定pH、羟脯氨酸、肌浆Ca2+浓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驱动频率的升高生物电阻抗值均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