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仪式文化”作为贯穿全文的核心观念,探讨了中国传统舞蹈、民族民间舞蹈的仪式性特征。又从当前传统舞蹈编排和教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舞蹈的仪式性特征在当前舞蹈编排、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当前舞蹈艺术工作者应该树立一种“文化舞蹈”的观念。全文分四章:第一章,中国早期先民的仪式生活与舞蹈艺术,认为中国古代祭政合一、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特点,使得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于是舞蹈艺术便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了。它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直接服务于早期先民的仪式活动。第二章,中国早期舞蹈的仪式性特征,从早期舞蹈的起源、舞蹈的词义分析、早期舞蹈的仪式功能和使用场合四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舞蹈的仪式性特征。第三章,中国民间舞蹈的仪式特征,从巫术、祭祀、习俗等三种民间仪式活动中舞蹈的表演,分析了民间舞蹈的仪式性特征。以前三章为基础,论文提出了仪式性不仅是仪式舞蹈的特征,而是舞蹈的根本属性的观点。认为舞蹈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每个民族具有典型文化特性的舞蹈大都产生于该民族的“童年时代”,是该民族“童年时代”不成熟时期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的主要方式。其中的巫术内容和图腾信仰的印记则不可避免的烙在了民族舞蹈之中。后来的舞蹈虽不用于各种仪式文化,但是,中国早期舞蹈的基本内核诸如舞蹈动作、舞蹈结构、舞蹈表情方式等基本舞蹈语汇中的仪式性因素则通过各种途径被积淀下来,成为后来舞蹈制作的基本基因和材料被消化和渗透。仪式性不仅仅是中国早期舞蹈的根本属性,也是整个舞蹈艺术的根本属性。第四章,传统舞蹈的仪式特征对当代传统舞教学的启示,主要讨论了中国传统舞蹈仪式性特征与当代传统舞教学的关系。认为在传统舞蹈的创作、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对传统舞蹈语汇中蕴涵的仪式内涵的准确理解。一方面,要重视对舞蹈仪式内涵的发掘,利用和提升,从而创造出既能负载深厚民族传统,又有现代意识的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