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291例的相关临床资料,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血液相关检查及磁共振颅脑成像检查。采用Fazekas量表对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检查的脑室旁、深部白质病变分别进行评价。对无脑白质病变组和有脑白质病变组的患者进行基线资料分析,其中定性资料4个,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8个,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合既往文献研究及此次研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脑白质病变与上述研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的关系;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无脑白质病变组、轻度脑白质病变组和中重度脑白质,比较亚组之间于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上述资料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选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91例。根据Fazecas划分脑白质的严重程度:其中无脑白质病变组75例(25.77%),轻度脑白质病变组98例(33.68%),中重度脑白质病变组118例(40.55%)。1.对无脑白质病变组和有脑白质病变组两组入组人群进行基线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两组的性别、高脂血症、尿酸、体重指数、碱性磷酸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在年龄(t=-6.361,P=0.000)、高血压(x2=4.910,P=0.021)、糖尿病(x2=8.210,P=0.004)、高同型半胧氨酸(t=-5.798,P=0.035)、肌酐(t=-2.619,P=0.009)、超敏 C 反应蛋白(t=-1.994,P=0.048)、纤维蛋白原(t=-2.872,P=0.005)指标的对比上,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分别以有或无脑白质病为因变量,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行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3,95%CI 1.034-1.094)、高血压(OR=2.263,95%CI 1.064-4.814)、高同型半胱氨酸(OR=1.161,95%CI 1.058-1.274)是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按照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后两两比较得出纤维蛋白原(t=4.583,P=0.011)及超敏C反应蛋白(t=9.418,P=0.000)与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4.根据脑白质病变部位不同分为脑室旁脑白质病变及深部脑白质病变,分别与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是脑室旁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脑白质病变有关。2.年龄、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3.纤维蛋白原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白质病变及其严重程度有关,但不是其独立危险因素。4.纤维蛋白原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均是脑室旁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