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非运动领域,人们基于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提出了道德推脱这一概念,并做了大量的研究来探讨道德推脱对个体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推脱对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如: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药物滥用、犯罪行为、儿童青少年欺凌行为等)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个体道德推脱水平越高,发生不道德行为越多。近些年,研究者开始关注道德推脱在不同情境下对攻击行为的不同影响,情境的加入为人们理解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运动员由于其比赛环境竞争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和运动比赛中使用的道德推脱机制并不同,且整体而言运动员在运动环境下更易发生道德推脱(Bredemeier&Shields,1984)。本研究拟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通过三项研究来探讨运动道德推脱在不同道德压力情境下对运动员具体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力图对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发生做出更全面的解释。研究一,完善测量工具。以Boardley和Kavussanu(2007)编制的运动道德推脱问卷为基础,修订适合我国大学生运动员使用的运动道德推脱测量工具。结果显示:中文版的运动道德推脱问卷信效度良好,适合我国大学生运动员使用的运动道德推脱问卷为二阶八因素结构模型;研究二,探讨运动道德推脱对运动员自我报告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运动道德推脱对运动员攻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道德认同在其中起调节作用;研究三,基于实验室研究,采用攻击行为的辣椒酱范式探讨了运动道德推脱在不同道德压力情境下对运动员具体攻击行为的影响。实验中共创建了三种不同的道德压力情境:高道德压力情境营造一种良好的互动模式,不引发运动员的报复心理,因此运动员做出攻击行为的压力大大增加;中道德压力情境引发运动员的报复心理,即虚拟搭档给运动员的评分特别差,这样运动员攻击虚拟搭档的压力减小;低道德压力情境在引发运动员报复心理的同时,在其放辣椒酱时将其隐藏到集体之中,这样运动员做出攻击行为的压力大大的减小。结果发现,在不同道德压力情境下运动道德推脱对运动员具体攻击行为的预测不同,只有在低道德压力情境和中道德压力情境下,运动道德推脱对运动员具体攻击行为才有预测作用,该预测作用在高道德压力情境下消失。据此,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文版的运动道德推脱问卷适合我国大学生运动员使用,问卷为二阶八因素结构模型。(2)运动道德推脱对运动员攻击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道德认同在其中起调节作用;(3)道德压力情境调节着运动道德推脱对运动员具体攻击行为的影响,只有在低道德压力情境和中道德压力情境下,运动道德推脱对运动员具体攻击行为才有预测作用,该预测作用在高道德压力情境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