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cIAP和凋亡蛋白Caspase-7分别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临床分期(FIGO 2009)、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08~2010年存档的子宫内膜组织标本84例,根据不同组织学类型分为: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1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17例)与子宫内膜腺癌组(5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分别分析cIAP蛋白和Caspase-7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分别分析cIAP蛋白和Caspase-7蛋白与55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等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5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患者均行外科分期手术,包括:I~II期37例,III~IV期18例;共有45例患者行淋巴清扫术,发现有淋巴结转移18例。分析cIAP蛋白和Caspase-7蛋白在55例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所选组织标本患者均无其它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病人术前均未行放射和化学治疗,所有组织标本均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固定(10%福尔马林液)、包埋(石蜡),由两位及以上资深病理专业医师阅片。本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运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IAP蛋白和Caspase-7蛋白阳性信号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定位于细胞质,呈棕黄色颗粒。cIAP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为:子宫内膜腺癌组(43/55,78.2%),子宫内膜不典型生组(5/17,29.4%),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3/12,25.0%),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AP的表达与55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有关(P<0.05),而与子宫肌层浸润及患者年龄无关(P>0.05)。Caspase-7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为:子宫内膜腺癌组(20/55,36.3%),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13/17,76.4%),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10/12,83.3%),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7的表达与55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有关(P<0.05),而与子宫肌层浸润及患者年龄无关(P>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IAP蛋白和Caspase-7蛋白在55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中表达呈负相关(rs=-0.607,P<0.05)。结论:1.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相比较,凋亡抑制蛋白cIAP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高表达,凋亡蛋白Caspase-7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低表达,提示细胞凋亡紊乱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组织的恶性增殖转化。2.cIAP和Caspase-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均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患者年龄和肿瘤侵犯子宫肌层深度无关,提示二者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侵袭进展中发挥作用。3.cIAP和Caspase-7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二者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制约,两因子联合检测可能对评估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