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孕期高脂暴露对子代代谢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uckxsb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母亲孕期高甘油三酯血症通过重编程子代瘦素水平诱发成年期高血压目的:证实母亲孕晚期高甘油三酯(TG)血症可增加出生子代成年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探讨瘦素(leptin)基因的甲基化改变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临床随访不同出生体重的个体在学龄前期、学龄期和成年期的身高、体重和血压的变化并留取部分人群血清检测leptin水平。同时临床调查2687例孕妇孕晚期的血脂数据和子代出生的基本信息,并留取母亲血和脐带血检测血脂、脂肪酸以及leptin等的水平;高脂喂养建立孕期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留取母亲孕期血清检测血脂水平,证实孕晚期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收集子代大鼠各个年龄段(胎鼠,3周,8周,6月,1年)的淋巴细胞和/或脂肪组织以及肾脏,分别检测leptin基因的表达和肾小动脉管壁厚度。用亚硫酸盐测序方法检测人脐血和外周血淋巴细胞leptin基因的表达和甲基化水平。同样方法检测胎鼠和3周大鼠的脂肪leptin基因的甲基化以及3周大鼠淋巴细胞的甲基化变化。利用胎鼠期间分离出来的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进行深入的机制探讨。MSc在成脂分化过程中加不同浓度的脂肪酸,检测高浓度的脂肪酸对成脂分化过程中leptin基因表达和甲基化的作用。结果:出生巨大儿的个体从儿童期一直到成年时期均表现出持续升高的血清leptin水平,且在成年期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的成年个体,且30-50岁的高血压发生率在巨大儿组明显升高,尽管两组之间的体重指数(BMI)无显著差异。巨大儿和正常出生体重两组的母亲孕期血脂比较结果提示巨大儿组母血甘油三酯水平(mTG)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再根据临床调查的2687例孕晚期母亲血TG值计算平均值为3.28mM,然后按照3.28mM把数据分为高母亲血脂组(mTG<3.28mM)和低母亲血脂组(mTG>3.28mM),结果发现高mTG组母亲出生的子代脐带血和学龄前期的外周血血清leptin水平均显著升高,而且无论是出生时还是学龄前阶段,血清leptin水平与母亲血清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高脂喂养动物出生子代自8周起体重已趋于同龄对照组大鼠,但是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时出现明显高血压,伴有肾小动脉管壁的明显增厚。高脂母亲出生的子代大鼠各个年龄段的血清leptin水平表现为持续升高,同时各个年龄段的脂肪组织和淋巴细胞leptin基因均持续显著的高表达。高TG母亲出生的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淋巴细胞leptin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伴随着甲基化水平的显著降低。与临床结果一致,高脂喂养母亲子代的胎鼠脂肪、3周龄的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均出现leptin基因的高表达伴随着低甲基化状态,同时3周龄子代大鼠的淋巴细胞leptin也呈现高表达和低甲基化。体外MSC诱导分化过程中加高浓度的脂肪酸可增加leptin基因的表达和促进去甲基化酶TET1的高表达,导致leptin基因的低甲基化。结论:母亲孕期高脂暴露可通过修饰leptin基因的甲基化影响其表达从而诱导子代成年高血压的发生。第二部分:母亲孕期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通过调节leptin介导的胆固醇代谢通路增加子代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目的:探讨母亲孕期高甘油三酯血症导致的持续升高的leptin水平是否通过调节胆固醇分解代谢的关键酶胆固醇7a-羟化酶(CYP7α1)的表达,从而增加子代发生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材料与方法:随机电话随访2006-2007年在我院分娩出生的儿童250例,收集自愿回随访门诊体检的49例学龄前期儿童(3-6岁)的血清检测血清leptin、血脂四项等水平,同时回顾性调查其母亲孕期的血脂水平和出生相关资料。利用孕期高脂喂养大鼠模型进一步验证高脂子代3周龄大小时血清leptin以及血脂水平,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周龄子代大鼠肝脏组织匀浆上清血脂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分别用于检测3周子代大鼠肝脏组织胆固醇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利用体外培养肝细胞系HepG2进行机制的研究,观察leptin是否可浓度依赖性的调节通路因子LEPR-JAK2-STAT3的表达,同时调控CYP7α1的表达;siRNA靶向干扰转录因子后进一步证实leptin刺激后通过STAT3发挥调节作用;免疫共沉淀(CHIP)试验证实转录因子STAT3可结合到CYP7α1基因启动子区域发挥调控作用。结果:高mTG组出生子代儿童血清leptin、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mTG组,儿童血清leptin水平与胆固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高脂喂养大鼠出生的子代3周龄时血清leptin和胆固醇水平也呈现显著升高,肝脏组织匀浆上清总胆固醇水平在高脂子代组显著高于正常喂养子代组,同时伴有胆固醇降解关键酶CYP7α1的显著下调。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随着leptin浓度的不断增加,通路因子LEPR、 JAK2、STAT3表达浓度依赖性上调,而高浓度的leptin可下调CYP7α1的表达。靶向干扰STAT3后,leptin刺激下CYP7α1表达不再浓度下调,CHIP试验结果进一步提示转录因子STAT3可结合CYP7α1基因启动子区域发挥调控作用。结论:母亲孕期高甘油三酯血症出生子代儿童期高胆固醇血症风险增加,孕期高脂诱导的子代持续高leptin水平可通过LEPR-JAK2-STAT3通路调控胆固醇降解的关键酶CYP7α1基因的表达。第三部分:孕期高脂暴露诱发的子代脂质代谢异常的传代机制研究目的:探讨亲代母亲孕期高脂饮食是否对子一代(F1)脂质代谢产生影响以及这种不良影响是否能通过配子传至子二代(F2)材料与方法:建立孕期高脂喂养(HFD)的大鼠模型,观察出生的F1代在恢复正常喂养后各年龄段的体重和脂质代谢,再用F1代分别与正常异性大鼠交配以及高脂子代组内交配,观察HFD-F1♂以及HFD-F1♀出生的F2代的各年龄段体重以及脂质代谢变化。Real-time PCR方法筛查F1代、F2代肝脏和F1精子中脂代谢相关的印记基因,筛选出母源印记基因Igf2和父源印记基因Igf2r做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再用亚硫酸盐修饰测序方法分别检测F2成年肝脏中这两个印记基因的甲基化改变,来探讨亲代异常宫内环境暴露影响子代的脂质代谢的传代机制。结果:高脂喂养出生的F1代3周内体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是8周起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HFD-F1在3周时出现明显的血脂异常,表现为TG, TC, HDL和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F1,8周和12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是HFD-F1在6月和1年时出现明显的TG的升高,1年的时候同时出现LDL的升高和HDL的下降。尽管F1代恢复正常饮食,且受孕前和孕期均无高脂血症,但是HFD-F1(?)出生的F2代在8周、12周及6月分别表现为血TG水平的显著升高,且在12周和6月还伴随着LDL的升高;与此不同的是,HFD-F1(?)出生的F2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明显。我们分别筛查了F1和F2肝脏中脂代谢相关的基因基因,发现母源印记基因Igf2和父源印记基因Igf2r的甲基化持续的高表达,同时在F1精子和F2胎肝上验证这两个基因均呈现高表达。因此我们检测了F2肝脏中的印记基因Igf2和Igf2r的甲基化改变,结果提示HFD-F1(?)出生的F2成年肝脏的Igf2出现2个位点的低甲基化,Igf2r基因的总甲基化显著下降,伴有5个位点的低甲基化。结论:亲代孕期高脂饮食可致子一代脂质代谢异常,异常的脂代谢变化可通过子一代的精子传至子二代,导致子二代成年期血脂代谢异常。
其他文献
自八十年代初期,我省各大专院校的体育课陆续实行了体育选项课。其主要做法是:一年级上普修课,二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一个体育项目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选项课。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的作文个性化,让学生在作文中流露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思想。但长期以来,我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我们每次上完一单元课文,就开始让学生写作
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通过对27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及31例健康人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的宏基因组分析,对比出NAFLD患者肠道菌群
本文研究了粒毛盘菌YM262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体外保湿活性,并对此胞外多糖进行了邻苯二甲酰化修饰,评价其修饰前后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可能存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也日益现代化,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较大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使用历史
作文教学的困难是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学生苫丁一作,教师苦于改。因此,有人描述说“读书苦,作文更苦”。教学中应该如何解决这个困难呢?于是,口头作文就应运而生了。进行“口头作
小学语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很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们发挥他们的空间,树立一种新观念。可以采用情景设计、科技手段等多种方法开导他们,进一步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知识为生活提供服务,但是又来源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创设一个体验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品味学生自己成长的足迹,享受诗意的评价,让学生在体验中完善自己,促进其健康成长。